Tuesday, November 19, 2013

三中全會,股市「強心針」?

自三中全國發佈的一系列的消息以來,不少評論指出中國將進入黑暗的「KBG」時代,而習近平將集大權於一身,控制輿論,打壓異類(包括黨內黨外),進一步強化保守的左派力量,政治改革從此停滯不前,甚至倒退,甚至影響經濟發展。我對這種說法有所保留,甚至持有相反的看法。這次的三中全會,主調應該是權力重組,打破國企壟斷(即打擊利益團體的金錢來源),通過一連串政策增強改革的力度。相信這屆三中全會的一些決定將令中國進入「不確定的末來」,這時打算抄底/全面看好中國市場的投資者,更加需要多了解中國政治的大方向,戒急用忍。



兩個焦點,中央集權

這次三中全會(三中)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改革小組)和和建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安委)。《決定》重點提出兩個以「國家」為排頭的委員,明顯感覺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已經到了臨界點,一定要有方法解決、疏通,否則硬著陸是肯定的。

自從體制改革以來,中央權力逐漸下放,加上股份制改革、國企改革、稅收改革,地方政府無論在政府體系內或依附著政府權力的企業,已經形成無數利益團體,令到不少政策不能貫切執行。如今三中通過成立改革小組,希望通過這一組織,打破現有權力的分佈,重新掌握經濟改革的方向和路線圖,有點像以前改革時期的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體改委)的影子。當時沒有國家安全的問題,爭論的焦點更多在於「姓資」或「姓社」的問題,即如何發展經濟的同時避免被資本主義物化。當然,最後在理論架構上得出建設有社會主義特色的資本主義,確立發展的方向,從此改革水到渠成。還記得當時還有國家計劃委員會和國家經濟委員會負責資源分配、宏觀調控。不過,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是屬於國務院系統,和各大部委地位一樣,矛盾很大,最後因為權力鬥爭,被降格至辦公室,這是後話,但是當時體改委確是手握大權,做了很多有益有建設性的事。
 
如今改革小組牌面看是屬於中央層面的,權力大很多,相信改革的速度也將快很多。但一如以往,權力平衡的破壞和重建都會扯動各方人馬的神經,這次相信也不例外。在中央重新掌權的同時(如果成功),將會再次引發一連串政壇的震盪,另一波走資潮應該避免不了,希望中國股市從此一帆風順的投資者,想法並不實際。

至於國家安全委員會,暫時看不明白。對外有如此急切需要通過那麼上層的組織對抗「外來勢力」嗎?我想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因為各方已利益集團已經深入公安、軍方高層,中央應該是藉國安委為改革小組護航,收回地方「軍閥」的勢力,掃除改革障礙。

以上見解都只屬猜測,因為兩個組織的人事架構尚未公佈。誰來負責,絕對影響這次改革的成效。不過,行文至此,昨天股市已經不理三七二十一,狂升贈慶,幾乎所有板塊都被解讀成三中全會的受益股。尤其是中資保險股,因為國企末來要上交百份之三十給社保基金(至2020年),引發無限暇想,整個版塊被炒起。但是,這舉動不是因為中國人口老化加速、社保基金投資回報低,而向因壟斷而賺錢的國企做出的資源再分配行為嗎?國企盈利上繳部份増加,不是會影響PE嗎?但不少國企也照升可也,可見解讀股市並不容易。

投資組合方面變動不大,上月加碼的二三線股表現有升有跌,本來沒甚麼大進帳,但計入昨天的大升市,利潤居然不錯,這次升市動力很足,應該不會太短癮,今日已加碼指數ETF和買入部份落後指數成份股,坐一回順風車。不過,如文所言,三中全會很多人事安排尚未公開,不少政策的執行機構也未落實,需要小心看待,即使落實也不見得一帆風順。不過,我相信這次「升市」可能是近一二年內的唯一大機會,需要好好把握,但也要有套利的安排,不能坐貨太久。

Saturday, October 26, 2013

通過收購、整合、品牌組合管理而快速成長的美國企業

最近在看美國的上市公司,這才發現,很多企業都是通過資本運作,收購、整合和管理旗下品牌,達到快速成長的目的。它們擅於財務管理、收購合拼,善於通過一系列不同定位的品牌搶佔市場,無論是在商業模式和市場推廣方面,都很值得我們學習。這些企業無處不在,快速時尚界有之前寫過的Gap Inc.,旗下品牌有The Gap、Old Navy、Banana Republic等;休閒戶外品牌有越來越壯大的VF,不少港人熟悉的品牌包括The North Face、NAUTICA、Lee、Jansport、Wrangler就屬於它旗下。近年比較矚目的收購是在2011年,以每股US$43買下Timberland,將之整合到Outdoor and Action Sport部門下,為集團提供豐厚的盈利。

VF Corporation旗下的品牌

反觀中港企業,成長多來自自身的產品和服務,成功通過收購壯大自己的例子不多,著名的利豐近年業績也不好(雖然利豐注重的是供應鏈)。VF的近年的成功,很大功勞在於2000年以很便宜的價錢收購了當時面臨破產危機的The North Face,可見收購時機的掌握非常重要。

談到The North Face,香港人對它應該不陌生。在外國,The North Face是一線休閒戶外運動品牌,形象專業,而且不少產品必須通過他們支持的專業運動員的實地測試,才能投入市場。但在香港,品牌絕對稱不上一線休閒戶外品牌,充其量只能算是二線。如此落差,主要因為The North Face之前將代理權交了給羽絨城,它們在品牌經營上做得不太理想,零售點不多,專門店更加沒有。最近,將代理權回收,自己經營,還開始開自己的專門店,相信將有另一番景象。再細看Gap Inc.和VF的經營手法,其實大同小異,都是通過Brand Portfolio Management,充分利用旗下高、中、低定位的品牌,搶攻不同market segments。有趣的是,他們在美國境外的擴張,不是大事擴張零售業務,就是開展特許經營,箇中原因,值得細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VF的年報。

雜談了一些美國企業的觀察後,談談最近的自己的投資。月前,因為不看好大市整體向上的動力,所以減持了大部份ETF,選擇以少數二三線股,輕裝上路。雖然目前沒甚麼大進帳(主要沒有買中爆升板塊),但在沒有花太多時間管理和研究的情況下,回報尚算可以。未來一段時間,會嘗試加碼部份持股,摸著石頭過路。目前市底不差,只是資金不足,買股要有耐性。

Monday, August 26, 2013

威勝集團(3393)績後短評

很久沒有寫個股了,因應一個blogger緊會,每人需要準備一隻股票作介紹,因此花了些時間準備了點威勝的資料。剛好威勝前幾天出了半年業績,可以順便跟進一下。

業務分佈(%為佔總銷售額的百份比)
  • 電子表分部,從事電子電能表、水、燃氣及熱能表的開發、製造及銷售;
    • 單相電能表:42%
    • 三相電能表:28%
  • 數據採集終端分部,從事數據採集終端的開發、製造及銷售;
    • 數據採集終端:26%
    • 流體計量業務:3%
  • 能源效益解決方案分部,提供能源效益解決方案。1%

初步分析:
  • 期間錄得人民幣1,147.54百萬元之營業額,同比上升4%;期內純利為人民幣167.59百萬元,同比大增31%。 純利升31%,但營業額只升4%,甚麼地方出了問題?電子表的單相部份沒有列出增幅,其他各業務表演亮麗之餘,這一塊業務應該錄得顯著的跌幅。
  • 數據採集終端對純利貢獻最多,和電子表的銷售額比較,只佔了約35%,但卻錄得近90%電能表的純利,表現亮麗。而且銷售額還以39%的增長率成長,將足以彌補單相電能表的損失。
  • 負債比率由去年底的14%上升至半年結的17%,尚算穩健。
  • 一般下半年的訂單多於上半年, 而且單是國家電網還將有兩次集中招標採購,招標數量預計約3,000多萬台,電能表的業務應可以保持。
  • 國家電力系統建設早己由電源主導轉向電網的發展,單相電能表的需求的下滑不難明白,也沒甚麼好怕。重要的是有沒有其他產品可以配合電網需求的發展。三相電能表主要用在工業和電網上,需求和訂單應能保持穩定,數據採集終端業務更加直接受惠電網的發展。
  • 展望:盈利仍主要依靠國家電網的電能表招標,如這一兩年能保持招標金額,威勝應該能順利過渡,而且在盈利上將可以有大突破,市場會對它重新估值。不過,目前的現況下,市場對其單相電能表的銷售額滑落應該有戒心(始終佔了約40%的銷售額),短期內股價可能難以上升,但我會待機趁低吸納。因為我相信在大數據的時代,數據採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尤其是在中國式的智能電網發展方向之下(堅強電網,以特高壓為核心,強調中央調配、長距離輸電和配電),資訊化、數字化和自動化將是大趨勢,威勝在這方面的優勢不容忽視。
 想了解中國的智能電網情況,可以參考舊作《中國新能源的第一站: 智能電網的建設》。

Saturday, August 17, 2013

GAP Inc. 的Turnaround故事

最近在研究GAP近年的發展(不是因為投資需要),但不知不覺中對這個行業加深了認識,也感慨為甚麼美國的上市公司的公開資料可以如此豐富、如此簡單易明。反觀港股,真的有「巨大」的進步空間。港交所似乎可以多盡點力。

 

由於業績理想,股價拾級而上
話說GAP這家著名的美國老牌公司自從零八年以來業績漸漸擺脫多年的頹勢,股價拾級而上。在新興巿場更如攻城佔地,單是中國巿場,短短三年時間內已經開了五十家分店,成績有目共睹。到底它做對了甚麼,令顧客重新擁抱這個品牌,又可以在眾多競爭對手(ZARA, H&M等)中脫穎而出,交出這麼亮麗的業績?

全球Retail Apparel Market的市場份額
Gap Inc.的多品牌發展模式
總結各項報導,在Chief Executive, Glenn Murphy的管理下,GAP做了幾個重要的決定。
  • 在紐約設立全球創意中心(global creative center),重新整合產品設計、巿場推廣和顧客體驗,在產品未設計出來前已經充分考慮如何營銷以及消費者在各touch points的體驗。
  • 重新肯定GAP的作為美國精神的核心價值。CMO, Seth Farbman初上場時打造的"1969: L.A. and Beyond"活動,以牛仔(Denim)系列的創作重溫了GAP 1969年時的人、事和設計理念等,深化本土和美國夢的價值觀。對於GAP在新興市場的擴張,「美國夢」和「美國精神」更加被強調又強調,是品牌 differentiate其他競爭者的一大板斧,更是GAP在新興市場可以快速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 重新擁抱時裝潮流。潮流並不單由品牌創造,GAP的活動整合時尚潮流的群體、influencers以及利用社交媒體將消費者變成內容創造者,為品牌打造口碑,深化「GAP=Fashion」的形象。
  • 重組生產鏈,將產品設計到上架的時間縮短1/3,快速回應「顧客」口味的變化以及減低庫存的壓力。
  • Brand portfolio management,多品牌管理,由平民品牌(Old Navy)到奢侈品牌(Intermix),發揮各品牌在各自市場的優勢,再配合不同的商業模式(例如outlet/franchises等 ),在不同市場攻城掠地。
  • 重視顧客體驗,尤其用戶在實體店和網購的交互體驗。目前網上銷售佔了GAP整體銷售額的14%,趨勢已形成。GAP投資了不少在促進後台資訊的透明化、網購資訊的呈現以及改善物流作業和資訊交流。他們相信用戶在實體店和網購的交互體驗得到改善,有助網上銷售,也有助實體店改善庫存積壓的問題,達到貨如輪轉的目的。

當中,有兩點值得留意的。一,是其商業模式。多品牌的優勢令到它可以發揮在渠道和市場營銷上的創意。以平民品牌Old Navy為例,GAP就著意在美國本土擴充並開設Old Navy的outlet,以散貨的價錢促銷存貨之餘,還可以爭取到不少的銷售額。反觀海外市場,Old Navy可以「升呢」,打著美國品牌的旗號,以特許經營的模式,在新興市場開拓版圖。旗下的GAP和Babana Republic品牌也有類似的情況,大家都有outlet和factory store的渠道,幫助加速清貨。H&M和ZARA以對時尚的快速反應和全球強大的供應鏈而著稱,GAP暫時還沒有這個能耐應付,而且一向沿用的營運模式也不容許它作太大的改革。以渠道創新來應戰,暫時效果不錯。不過,這個模式應有極限,不可能無限擴充,否則渠道大量積貨的後果是嚴重的。


第二點是GAP的網上銷售,如今網上銷售已經佔了GAP整體銷售額的14%,而03年第一季的網上銷售更是增長了27%。值得留意的是並不是每家有網上銷售的快銷時裝品牌都錄得增幅,因此GAP在網上的佈局更加值得留意。在不同的場合,GAP的高層都不約而同提到Omni-Channel Retailing(全方位零售渠道)這個概念。它指的是在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發展下,零售商通過各種方式和顧客互動、包括網站、零售店面、直郵和目錄、服務終端與社交媒體等等,將各種不同的渠道整合(特別是online和offline的整合),帶給消費者一體化無縫式的體驗。GAP有一個部門叫GID (Growth, Innovation & Digital division),專門研究顧客體驗和新科技,他們提出「reserve-in-store」、「ship-from-store」、「find-in-store」三個方案。「reserve-in-store」是讓顧客可以上網預留衣服,然後在指定的店鋪取貨,他們希望藉此讓用戶在網上和實體店「游走」時得到「貼心」的體驗,同時當他們到店鋪試身、取貨時也可以順便買其他的服飾。「ship-from-store」指的是當網上訂單在兩天內還沒法從分發中心發貨,所訂的貨就會自動送到用戶最近的GAP零售店。如此一來,消費者可以選擇到零售店取貨,減少取消訂單的機率。而「find-in-store」指的是GAP的後台系統將可以支援讓消費者可以在網上看到每一家店每一件item的存貨量,這和以後的技術發展可能有關係。現在有一種技術可以將shopping cart 嵌入圖片裡面,特別適合配合Pinterest之類的推廣促銷活動。之前的「Styld.by」企劃案以類似的做法在銷售上取得很大的成功,相信隨著對相關科技的研究和投入,網上購物的方式會更加貼近人性。

GAP各其他快銷時裝品牌的比較
上面是幾張是Gap的Chief Executive, Glenn Murphy在2013 Piper Jaffray Consumer Conference演講的slide,很值得參考。港股方面,為UNIQLO(優衣庫)代工的申州國際(2313)近年的股價也拾級而上,多多少少也反映了這行業的快速增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意。


個人投資方面沒有甚麼變化,自從上個月將組合大部份倉位轉到ETF(2800/2828)之後就沒有大的動作,手上持有(或沽剩)的二三線股還是那些。這個月剛好「吃到」這波反彈浪,感覺良好。對後市還是保持上月的看法,不會大幅減倉,但有必要略為套利,目標以手上的ETF為主。另外,發現最近資金對一些之前調整得很多的殘股有興趣(不是炒股,只是市場擔心其盈利有變或估值過高而被沽),考慮會將部份盈利投入,作考眼光的訓練,一切待定。八月的股市,絕對不容易玩,相信仍舊以避險為主調,但市場氣氛又不太差,自己會謹慎行事,希望能把握到一些機會。

Saturday, July 06, 2013

7月放鬆點!

經過六月大調整的洗禮,組合進帳減少了不少。低估了市場對退市的反應是其中一個因素,而導致這種觀點則源自之前幾個月手風太順。一個在半年內行之有效的策略,終於需要從新檢討、修正、再製定。

簡單而言,股市向上從來都是由幾個主要因素互相影響而形成趨勢:
  • 市場資金:在退市的陰影下,迴避風險成為大戶的共識。市場缺乏大水喉,除非生意有足夠的增長動力,否則在缺乏看好的買家的情況下,估值不容易有突破。反之,一旦業績不如理想,資金則會迅速逃走。
  • 資金成本:在加息的陰影下,應避開借貸高的企業。借日元的游資因日本貨幣政策變得越來越政治化而供應不穩定、成本也上升不少;美國的游資相對較願意泊在美股;在美元漸強的形勢下,新興市場的游資不足、成本也高,沽貨傾向強。
  • 經濟前景的信心:信心強、買家相對多。目前對國內經濟增長有很大的懷疑,又有不少報導指國內銀根很緊,信託產品有爆煲的跡象。所以應避開民企(對業績有信心的除外)、內銀、保險。相反,退市如果順利,則反映美國市場復甦,反而應將注碼放在出口股。
後市看法

來源:AASTOCK (恆生H股ETF十年圖)

來源:AASTOCK (盈富基金十年圖)
在退市的期間,迴避風險應將成為主調,市況的波動應和退市的時間表有正面的相聯性。在半信半疑之間,股市應該不會有急瀉的情況,但每次升市(反彈)的時間和幅度都應不會太長和太高。因此,策略以持盈保泰、輕鬆操作為主:提高現金的比例;大幅提高ETF(2800/2828)的比例,以避開二三線的突然急挫;重組二三線股的成員,TA太差的不再中長期持有(大部份TA差的已經在6月中沽掉)。每次股市向下時買入ETF,而不是二三線股,因為在資金和信心缺乏下(最差情況),估值可以更便宜。在反彈時可以沽掉部份EFT,但如果操作不順,對於組合中的ETF,應有中長期持有的心態,以HSI歷史圖表看,現價還可以,可以比較安心坐貨。最後,還是那一句,市場變幻莫測,目前的策略也只是「摸著石頭過河」而已,情況不對或是市場有新的進展,還是需要作調整的。

Tuesday, May 14, 2013

Sell in May and go away?

最近市況由4月初開始又慢慢回勇,不過和上一個階段不一樣的是,上升股份的廣度和幅度都大不如前,加上成交金額還是偏少,明顯動力不足,人心還是以避險為主。以領匯不到3%的息率、陽光房託不足5%的息率,REIT仍然越升越有,而且成交也不錯,足以引證。

在美國和日本的量化寛鬆、低息環境下,市場資金依然充沛,在各貴金屬疑似泡沫爆破下,資金源源不絕湧入日、美股市,越升越有,而且估值也越來越高。有趣的是美股的成交金額拾級而下,反而日股交易量呈爆發性成長。到底這兩個巿場還能盛載多少游資呢?VIX指數和五年前海嘯前比較,還要低百分之二十多,美股似乎在尋頂,不過普遍業績不錯,韌力十足。反觀日股,在底氣不足下,比較容易超買,到時游資又會去那裡呢?不一定是港股,尤其各貴金屬出口國的貨幣都在貶值中,到處都是投資機會。不是說港股不值得投資,事實上不少股份估值仍算合理(資金充沛的前提下),相信在中短期內,仍是以「業績驅動估值」為主,「揀股」至為重要,暫時看不到Sell in May的需要。

揀股方法,同意最近黃國英的看法,上游可免則免,REIT在市場長期避險情緒下,仍是組合中的膽。另外,昨天乘香港電訊下跌時加碼。這類有穩定業務,現金流強,高息的信託,不妨在調整時多入些,加強組合的穩健性。對於中風險的組合,以業績為重要指標,盡量避開所謂國策敏感股。對於有機會以「業績」的增長和因「業務」改變引致估値改變的股份,加強risk tolerance的幅度。組合中的威勝集團(3393)、新意網(8008)和葉氏化工(408)都屬這一類。最後還是必須堅持套利和止蝕的操作,在這市況下,長揸並不明智。能長揸的只能是組合中最底層的指數基金,以平衡操作上患得患失的心情。

Wednesday, March 13, 2013

騰訊(007)的未來: 平台、社交一體化的生態圈


最近馬化騰接受媒體訪問,談了不少騰訊的產品和他如何看這些產品之間的關係。雖然重點仍然是微信,談了很多微信商業化、微信與QQ關系、微信國際化等議題,但從中不難了解騰訊未來的發展路向和馬先生的一起想法。關心騰訊、中國互聯網和電訊市場的朋友值得一讀。有些段落加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文章轉載自虎嗅網:以下為騰訊CEO馬化騰於310日在京接受媒體群訪時的大部分採訪錄音原版。虎嗅刪除了現場個別不太精彩的問題,將其餘現場問答梳理為微信發展、騰訊內部競爭、微信國際化、騰訊電商、互聯網金融、互聯網創新機制等若干方向,予以整合呈現,故問答順序與現場實際順序不太一樣。一些口語痕跡,未予精確編輯。發表版本未經騰訊方面確認。

微信商業化?

Q微信現在推出團購了,在接下來微信的商業模式會怎麼發展?或者說在哪些商業領域會商業化?



馬化騰:應該說微信商業化是大家蠻關注的一個問題。之前對外也說了,包括業界也有共識,應該包括海外其他微信類的產品,已經比微信走早大半年的時間,在增值服務、尤其是移動社交、遊戲方面,應該是有比較清晰的商業模式。我們目前也在緊鑼密鼓地研發,務必是體驗比較好我們才願意放出來。



另外,我們也希望搭建一個開放平臺,能夠跟其他的各類開發商合作,提供更多的內容給我們的使用者。過去像O2O、微團購這種嘗試也有很多聲音,外面的聲音、猜想比我們還著急,往往幫我們想了很多點子,其實我們動作也沒有那麼快,這裡面還是相當複雜的,因為涉及到線上線下整合;你是選很多行業一起上還是說垂直砸在一個行業裡面做深,這裡面都有不同的選擇點。這裡面也有一些彎路、也有一些經驗教訓,但是我們還在努力拓展。

    

總的思路我們更希望是做成一個平臺,不要說自己去把某一個行業做得太深。



最近也有很多好的應用,比如說在手機上打車或者說直接在微信賣自己的書、賣東西,有的作者不一定依賴于其他的現在在網上的那些文學網站,他可能直接就可以面向用戶、直接就面向訂戶。作者都是一段一段寫的,你願意付費我就寫給你,就直接送達給你,當天寫完就新鮮地送給你,這些可能是成為內容製造者和終端使用者的這樣一個橋樑。



也有很多自媒體說我不用你付費,我直接就發出去(但是帶廣告)。我也看到我們以前有一個前同事程苓峰也在嘗試,他寫了很多東西,他也希望能夠打造一個自己品牌的自媒體,甚至在裡面可以直接賣廣告,廣告直接跟著文章走,這都是微信之前沒有想過的一些新的模式,我們更希望構造一個這樣的通道和一個平臺,能連接很多的商業模式,它的玩兒法各種各樣,可能我們都沒想到,往往很多玩兒法都是用戶自己創造出來的,我覺得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構造一些很簡單的規則和網路層的這種連接,然後複雜的商業模式交給外面的合作夥伴或者是個人,讓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戶群,我覺得這個生態會比較健康。



(柴娃娃注:這種模式還是以前的大平台想法,通過提升第三方產品的量和轉化率來盈利。早在2011年,當馬化騰提出「水和電」的概念時,就確定了這個路線!)


微信的開放與接入準則?


Q我想知道在騰訊的產品體系內,是哪些戰略性的一定要接入微信的,其他的產品要滿足什麼樣的條件或者說經過什麼樣的機制才可以接入微信?



馬化騰:其實理論上都接受,其實新浪微博也有接入的,它也可以轉進來的,我們都是開放的,理論上沒有太多的限制,頂多是說我們還不成熟,還在測試。另外一個是說,我們的API和接入的規則,其實現在還沒有完全定得下來,在一點點做。因為包括我們的公眾帳號的嘗試,要保證我們的體驗是不是受到影響。因為你知道大家肯定有感受過,我們之前放了一下,好多微博大號把它當媒體行銷,然後寫一個文章非讓你做一個心理測驗,然後就往朋友圈轉,一下子把用戶的朋友圈刷得根本看不得了,所以那時候就採取措施要停掉。所以很多時候還是看用戶的體驗受不受得了,否則朋友圈亂七八糟的話你也受不了。所以一邊是開發商,開發商巴不得你幫我發得越多越好,越容易發越好,一邊就是用戶,當然還是用戶最重要。



包括最近大家也看到了,現在長文章發一個 1.2萬字的連結越來越多了,以前還是圖,真的是原創的圖還是比較好的、比較私密性的,這個比例我們是不是要控制呢?長文章是不是可以允許你的朋友不斷地發呢?就把它當微博來用,是合適還是不合適?其實還在琢磨,因為這裡面還不好說,因為你要做成這樣的話,可能你的獨特魅力和核心價值可能又丟掉了,所以說這裡面我們還在摸索這一塊兒。



另外一個是開放API的,我們其實公眾帳號現在是用消息對話的方式,下一個版本就有功能表的方式,可能更多的介面我們還會提供出來。讓用戶甚至以後他開發一個基於微信的公眾號,是更加簡單,比開發一個原生態的App應用程式會簡單得多,就是任何一個編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隨時自己創造一個微信的公眾號,基於HTML5,基於微信的對話體系,跟它的後端連起來,然後也很容易維 ,甚至在手機上都可以維護、編輯,可能這樣的話就把這個底層做通了、規則做好了,剩下的他能玩兒成什麼樣我們就觀察,有亂的我們把他搞走,會演變成什麼樣我們還不是很清楚,因為發現很多用戶都很有創意。

    

比如說我最近看了一個學校的做了一個微信的公眾 號,在裡面只要綁定學號,是一個大學的,裡面就可以查他的課程表、位址、同學的通信錄,很快學校就獲得3000個訂戶,他裡面還可以做校園的社交,評校花 校草等等,這個想像力很豐富,我們還沒有想過可以這麼玩兒,所以說這個都很開放可以做的



(柴娃娃注:相比起微博,微信走的是傾向朋友而不是公眾的使用,有點想Facebook這類的平台。從最近微博的活躍度下降速度看來,朋友間的互動由微博轉向微信的趨勢明顯。畢竟不是人人都願意對和朋友間的對話公開。大概是這個原因,馬化騰才不願意看到微信微博化)

微信與QQ的關係?
 

Q我想問一個問題是關於微信的,微信未來會不會獨立上市,這個預期大概是什麼樣的時間?第二個是因為最近運營商也在說微信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壓力,實際上騰訊這邊也一直跟運營商、跟政府關係也很好,我不知道未來你們這邊如何協調和他們那邊的關係。



馬化騰:其實微信跟QQ的關係非常密切,首先它一初始的關係是QQ導過去的,然後目前絕大部分的微信登錄是用QQ號和密碼,我不知道你們在座的是不是?所以絕大部分還都是QQ的用戶群,只是他的體驗升級了,在純手機的體驗升級了。



所以說這裡面是跟整套騰訊的體系、網路息息相關的,包括它的遊戲研發也是我們原有的團隊來承載,這裡面是充分耦合不可分割的,所以不存在什麼獨立不獨立上市的問題。



關於運營商的問題,也是近期的熱點,全球都是熱點,其實這個我也在很多場合說,這是大勢所趨,未來一定要走向合作這樣的方式。


比如說我們在微信裡面發語音的消息,甚至說裡面的朋友圈的工作,已經是一個社交網路,更不要說裡面後面再疊加的開放平臺,各種用戶的應用,與運營商的內容完全不重合。



所以說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去簡單比較和所謂談替換,還是不太準確的。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大大地增加了資料流程量,因為沒有這樣的應用的話,你不會有很大的動力和剛需,就是說我要看朋友圈的照片,這個照片流量可就大了,沒有這個需求的話原來你的資料包需求也就夠了,30兆就夠用了,你現在發現可能要300兆,這個其實也是增加運營商的資料流程量,從話音轉向資料為主的這樣一個推動。



我覺得慢慢大家都會認識到這個其實是雙贏的,但是當然確實是運營商的成本,包括他要搭很多的基站,因為以前的話音和不算太多的短信,它對基站、基礎設施網路壓力的承載,其實還不算太大,或者說原來的設計是按照這種模式設計和採購的,現在你的資料流程量增加太大,他原有的,不管它的閘道、它的基站信令的資源,確確實實他原來的建設就沒有 按照這個考慮,會不夠用,這個時候他會有怨言說能不能再優化,否則的話甚至會影響到電話都打不通了,這個他會很難接受。



我們都明白這個過程,但是確實這是大勢所趨,因為用戶需求放在這裡,運營商也在拓展資料業務,真的有需求來了,其實應該更高興、更加增加建設。



但是這個建設的成本確實高,轉嫁到消費者,你們會發現這個資費還是挺貴的,一開始運營商在推動資料的時候都在送,現在送不起了不敢送,更不要說不限流量了,所以說這個也是我們這次在建議裡面呼籲的,其實這個真的跟修馬路一樣,很大的一部分應該由國家承建,你交給運營商的話還是很難承受的。相當於一個城市現在 出門的馬路,要一個公司來承擔的話,他只能說你一出門我就要收費了,在馬路上走路、騎自行車我都要收你費,你說這個可能嗎?是吧?所以說一部分屬於國家基 礎設施應該承擔,一部分比如說像高速公路或者說額外再多的路,這個時候你說快了,或者說你是開車出去的,要從油費、養路費裡面回收一些成本,一部分企業承擔、一部分國家承擔,這樣會比較合理。



就好像我們騎自行車出去或者說走路出去,這個不應該收費的,但是開車你要從油費、養路費裡面收費,如果你還要更快要上高速公路,那高速公路上還要收費。所以說這個概念大家都理解,我想怎麼把這個概念引入到這個地方來,能夠提高基礎設施的普及和降低門檻,所以說跟這個想法是有關係的。



(柴娃娃注:最近互聯網公司的OTT(over the top)業務對電訊營運商的壓力非常力。去年的手機用戶增長率有近11%,但是短信增長只有2%左右,相當需求倒退近9%。一方面OTT的業務在銷售上搶去營運商不少利潤,另一方面,營運商又不得不加快和加大基礎建設的投入,兩面受敵,怪不得利潤上不去,股價也沒有甚麼起色)



Q 發現微信的功能也越來越多了,介面也很繁瑣,不知道你們怎麼樣去平衡這個問題?另外微信是否會可以超越原來PC端的QQ?外界的期望會很高。但是跟PC版的原來的QQ相比,可能手機的介面受到各種各樣的制約,我不知道這個東西你是怎麼判斷的?另外就是微信跟手機QQ的關係你們是怎麼樣去界定的。



馬化騰:外界一直討論,我們內部也在一直不斷地思考。



我們為什麼最開始要分開呢?是因為不想背包袱,按純互聯網運作會包袱少,然後有創意可以很快地實施,產品反覆運算週期快、試錯成本和時間成本也很低,這樣的話效果更好,事實證明這個思路也是對的,是分開來發展,而且是老的要傳幫帶新的產品,確實也比較成功。

   

當然我們也很謹慎,在微信上面增加任何東西,因為剛才講流量也很貴,有的用戶下載的時候如果說面對20兆、30兆的話壓力也很大,有些功能對他來講也未必是 要用的,但是他都得下載下來,而且介面上會顯得很煩瑣,我們都很慎重。所以拒絕過很多的要求,包括下面的這個東西到底是4個還是5個,很早就說,後來堅持 4個,包括朋友圈到底要放出來還是要放在裡面的二級頁面,這個都想過,也包括有些是用外掛程式實現的,到底是應該變成默認開的還是關的。所以後來我們把很多的 需求變成外掛程式化,再好我也先把它做成外掛程式,想用的人才裝以及打開,不用的人就先不用,找出一個共性,真正是基礎性需求的我才放出來變成默認有的,不一定是基礎性的就變成外掛程式以及用公眾帳號的方式來提供。



幸好這個架構當時搭得還不錯,比較靈活、可擴展性很強,雖然現在需求很多,但是現在還行,介面也還沒有那麼亂。



QQ的關係其實是很多人也在關注的,其實這是兩種用法,因為手機是保證知道會送達,不會有線上離線的概念,微信是沒有線上和離線的概念,所以它還不完全是 一個即時通信,即時通信最重要的特點是線上,是online還是Offline立刻告訴你。國外的WhatsApp和其他的產品是有這個概念的,我們是故意不要的,包括kiki以前都是有線上概念,我們思考了半天我們不想走那個路,我們就是要做沒有線上狀態。因為在手機上其實肯定是線上的,你離線和線上意義是不大的,所以我們把這個拋棄,而且不想有這個隱私,因為看你線上他知道你一定收到或者說一定會讀,把這個心理壓力也是考慮得比較多一點。



那對於QQ來說,其實有很多的功課要補,因為它要兼顧在PC上的升級換代以及一個消息有可能跑到PC、有可能跑到手機,因為他電腦上也開著QQ、手機上也開 QQ,請問這個消息去哪邊?是兩邊都收還是去一邊,很多用戶要求都不同,有的用戶說我要兩邊都有,而且這邊讀了那邊也要消掉,或者說這邊讀了這邊不消掉,有的說既然這邊有了那邊就不要收,免得洩密,所以說這個好複雜,比純手機的複雜很多。所以我們還是想讓精幹的小部隊先行,它趟出一條路來證明可行了,我們手機QQ就可以跟上。



所以現在看到手機QQ的改版是跟著微信踏出來的成功案例來去改進的因為原有的這種模式不適應手機了,或者說它適應以前的非智慧機、或者說塞班的這種手機,現在已經是安卓、iOS的體驗,應該換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了,所以等這個做完之後,剛才講了微信開放平臺的原理,包括對外的這些遊戲開發商,也都可以掛接在手機QQ裡面,有點兒像蘋果的iPhone做完了以後又影響到 MAC的體驗,(Mac)更像iPhone了,所以我們這個思路也有點兒像這個思路,現在也在做。



(柴娃娃注:「手機QQ的改版是跟著微信踏出來的成功案例來去改進的」,看來騰訊內部各個產品或事業群的矛盾基本上沒有像阿里巴巴這樣複雜和嚴重,馬化騰起碼還能一錘定音



Q你覺得微信能否超越騰訊十年前QQ



馬化騰:看你怎麼說了,因為在手機上他是同時掛著兩個消息體系是沒有壓力的,因為它都是在後臺沒有運行,他是等著消息推送來才啟動,所以他的壓力感不大,你有兩套、三套我覺得都可以用起來。



從我目前來看,其實微信增長和手機QQ增長速度還真的差不多,手機QQ稍微改善一點,這個增長速度還是非常強的,現在還很難說。就好像你有兩套大社交網路,比如說這個月或者說下個月又有一個新的點子或者說新的創意,我們可以多一個試驗田,根據它的不同特質來各自接各自的任務去試,我覺得也是好事,你沒有必要就完全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裡因為這裡面很多的機會還要試了才知道的,就好像有兩個城市,你說北京、上海是不是哪個超越哪個,那個城市就廢了,不要了,這也不現實。



Q:從整個騰訊的戰略裡面,微信會不會製造下一個騰訊,體量會超越原來的騰訊嗎?



馬化騰:因為它是疊加的,我已經講了,微信的用戶絕大部分還都是QQ的帳號。所以它後面打通的東西,其實共用了很多相同的東西。所以不是一個完全取代的問題。



Q關於你們的研發團隊,就是微信跟移動QQ這兩個研發團隊內部是有競爭心態嗎?您鼓勵嗎?



馬化騰:多少有點兒競爭心態,我確實有鼓勵,互相學習吧。QQ 上有很多的責任以及它承載著很多的業務,以及它跟PC的互聯互通的轉變,其實也要本身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就剛才跟你講的,基於微信或者說手Q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可以有一些項目是大家分頭承擔,也不一定差異化。比如說你這邊來不及做,人數不夠多,有的底層大家都差不多,那基於這個介面或者說垂直整合,剛才講的跟電商或者說團購整合也好,其實底下是接手機QQ號,包括社交手機遊戲是接微信也好,其實是一回事兒了,那這樣的話它有一些工作是可以分攤兩個團隊 聯手一起做,成熟了大家一交換就可以比較快速,是可以這樣的。



Q這個資源配置是根據具體的案子來做,就是說不會強調這兩個團隊你們要有差異化,有不同的。



馬化騰:不會強調有什麼差異化,但是它們可能事實上承擔不同的東西,可能一出來就是有點兒差異化。



Q騰訊未來在移動互聯網上一個佈局是怎麼樣的,如果說把我們的產品從重要到次要做一個排序。



馬化騰:當然最重要的目前我們還是專注在微信上面這一塊兒,因為這個是時機不等人,確實剛才還講了包括全新化的競爭以及它本身自身的演變,都是目前花精力比較大的一個,然後包括公司內部的組織架構調整,其實也是為了適應很多的變化,包括很多你現在微信裡面看到的功能,其實是公司其他團隊一起做的。比如說語音辨識、搖一搖識別音樂,都是我們以前研究院的成功,以前研究院也是為搜索做,我們發現這個可以整合,包括以後我們的搜搜的識別,包括以後你可能真的問一句話,接著再問再問,後面怎麼理解你這個意思,要什麼資訊都可以用我們搜搜一些積累的技術,通過微信這個介面提供給使用者,那更不要說我們剛才講的很多遊戲平臺的開發,包括在社交網路的開放平臺的一些經驗,甚至包括地圖,地圖原來也可以跟微信做很多的深度整合,我覺得這個很難具體排序,因為它們不是分裂的,它們可能是各自去聯合,有自己的產品,也有他提供這個模組,來嵌在這個平臺性產品裡面一起給使用者,大概是這樣的。

對開發者建議

Q因為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也出現了很多基於互聯網應用的草根階層開發者,我想能不能結合您的服務經驗,給他們提供什麼樣的建議。



馬化騰:我前面花了很大篇幅講了草根開發者和我們平臺的結合,其實就跟這個有關係,那我們過去的開放平臺是在QQPC上的Qzone來做的,那個現在也很成功,現在的收入和活躍用戶和開發商是很多的,但是那些畢竟還是公司,還不算是一個個人草根。現在看個人草根能做的東西,我們現在看微信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平臺,可以實現,所以剛才也講了很多,我就不重複了。



當然就是微、小、中的內容和產品開發上,也會積極接入微信,包括未來的手機QQ,手機QQ能改造得更好之後,一樣也可以承載一樣的系統,所以應該還是延續我們兩年前一直在強調的,我們要打造一個開放平臺、 一個產業鏈,讓更多的這些開發商能夠獲益,因為PC上我們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手機上我相信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從支付、到行銷、到託管,雲平臺的託管,這些 經驗我們都已經比較豐富了,都慢慢走過來,也跟開發者建立了很好的互信基礎。拭目以待吧。



Q基於您個人的成功經驗,給他們一些什麼樣的建議?



馬化騰:因為大家現在確實覺得說,收入和需求最快的是遊戲,但是我覺得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說剛才講的跟內容有關的東西都可以做,包括小說、音樂,這是你可以自己創造出來的。你要麼付費,要麼就廣告模式。然後還有一些是可以垂直整合的,比如說剛才講了跟學校整合,那可能他可以開發一些中介軟體,可以給企業內部用, 針對企業的,或者說針對行業應用的,那我覺得都很多可以想像。就好像現在AppStore裡面會出現什麼種類的,理論上都可以做,就是大概這樣的思路,應 該很廣闊,也不要全部盯著遊戲。


騰訊的國際化問題

微信走出去?



Q我有一個問題是關於國際化的,因為您在兩會上也提出了說鼓勵中國互聯網走出去,我們看到不久前微信剛剛在美國成立了一個辦公室,所以也是希望產品在海外市場走出去,所以想您能不能談一談,比如說騰訊國際化佈局的一些想法,或者比如說戰略、幾步走,還有微信在國際化當中起到的作用。之前很多互聯網巨頭都很想國際化,但是大家到目前為止都不太成功,您覺得這個原因可能是什麼?



馬化騰:過去中國所有的互聯網模式都基本上從美國拷貝過來,每一個都是,所以你再返回去的時候幾乎不可能,因為別人比你成熟,你已經時間比較晚,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當我們看到移動互聯網這個浪潮席捲全球的時候,其實很多國際的互聯網巨頭也沒有準備好,他們也會像很多公司,就是說他會受限於以前PC或者說WEB上的這些服務和習慣的牽絆,所以他很難做到一個純移動互聯網化的新的服務和產品,這樣的話確實是給中國企業一個蠻好的機會。因為其實在亞洲的移動手機來說,一定程度上是比西方還快的,包括以前用短信,短信也是中國最熱、最火。移動互聯網一起來之後,是亞洲的國家真的是先更快一些,從普及度來說、使用的各種花樣來說 還是挺快的,我覺得這是千載難逢的一個機會,可以讓我們純移動互聯網的產品走出去的一個機會。


最激進的往外走的就是日本的line和騰訊的wechat。大家都往外走的時候,其實也是互相激勵吧,所以說動作都很快,我們在好多個市場都有交鋒,不管在香 港、臺灣、東南亞、印度甚至西班牙語系的歐洲國家都有開始做推廣,包括在手機上的廣告系統投放廣告,到當地找合作夥伴線下推廣,找明星代言、線下硬廣推廣,還是挺有效果的,有時候還逃不開這種方式,所以說這裡面的投入還是挺大的,但是大家都看到這裡面是未來一個很大的商機,所以都加大投入。



我們也是跟Line一樣,在同一個月內,在美國也是設立辦公室,在加緊去拓展歐美市場。但是大家都知道美國其實可能是最難的,所以現在還很難說,因為當地最強的就是Facebook。可能競爭是要按天來計算的,都是生死時速,每天都在計算的這樣一個競爭場景,我們也希望能夠盡一把力,成和不成可能這輩子就這 個機會了。



(柴娃娃注:微信是看著LINE來發展的。LINE理念也是搭建一個平台,然後將不同的應用(包括最賺錢的遊戲)放進去,當流量上了以後,就靠平台的生態系統在In-App的環境下一個推一個,通過提高轉化率,達到持續盈利的目的。這和騰訊一貫的想法一樣,不過他們在移動方面走的更前。)



Q報告裡面也講到,在對外開放裡面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產品和服務的出口,另外一部分就是海外投資,我想如果請您總結一下的話,過去兩年騰訊在海外投資中,您認為最成功的一個案例是什麼?未來騰訊在海外投資的過程中,最看好 一些什麼的公司,您認為是技術上有優勢的公司還是管道上有優勢的公司,更容易獲得騰訊的青睞?



馬化騰:我們最成功的是投資美國的Riot Games,做了LOL(英雄聯盟),這個是目前全世界第一大線上遊戲,已經超過魔獸世界很多了,最新的數字是突破500萬同時線上,沒有一個遊戲500萬同時線上,雖然它的商業化程度比較低,但是它的受歡迎程度很高,這個是我們非常成功的一個案例,在美國投資的這家公司。



所以我們更可能看中的是製造內容,也就是智慧財產權上游能製造內容的公司,當然也有技術型公司,我們在美國也有投資另外一個公司,具體不能說太多,我們也是看中這種技術公司,也會有投資。



那可能更多地是內容,因為智慧財產權的創造要在人們心目中受歡迎是很難的事情,所以你看到現在很多電影不斷地翻拍以前老的,包括國內《西遊記》也是搞一個大的 智慧財產權,然後後面再拍子集,都是基於原來智慧財產權的。因為現在的投資越來越大,用智慧財產權結合做內容的開發,是成功率和把握度是比較高的,比突然間隨便 編一個故事投資回報率會大大不同,因為沒有投資者會花兩億美金會投一個你都不知道成不成的,這個以前也看到有一些案例是真的輸得精光,搞一次這個公司就完蛋了。所以對內容產業來說,上游智慧財產權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說我們也比較看中這個。



跟內容有關的大家都知道的,電影、遊戲、音樂、動漫、書,其實很多會有點兒相通的。書也包括小說、作者這些,我們是比較關注這些東西,因為這個才會真正持久、可持續發展,而且是可以不斷地創造價值,跟人們長期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而且也可以融合這些看似好像不同領域,但是實際上都是文化產業,我們用互聯網網路的方式 結合了,所以我再一次說,互聯網好像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你要看它怎麼跟傳統行業結合。

互聯網金融?

Q想問一個關於互聯網企業進入金融業的一個問題,現在馬雲在賣保險,其他也有提到說,希望大型的行業領軍品牌牽頭做金融平臺,就是是不是對於互聯網企業來說,國內的互聯網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格局,因此需要向金融企業去尋找另外一個藍海?



馬化騰:我一直說其實純互聯網行業,是遠遠沒有反映互聯網真正的意義,包括這次也在兩會上其實有發言說過,因為很多人不太懂互聯網,因為我們這一次就是唯一的互聯網十六年的歷史,也是第一次有人大代表是互聯網業界的,而且剛好還是我們廣東團,我跟雷軍。政協是以前就陳天橋很早就有了,這次有李彥宏還有新浪的董事張懿宸,但是他沒有直接進入,所以他代表其實後面已經有四點幾億的線民,我覺得第一次能發聲,是有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解釋一下互聯網面臨的一些問題。



比如說我是怎麼看的?我覺得互聯網的資訊技術通過互聯網的方式,給很多傳統行業來講,甚至不亞于電的發明對所有傳統行業的改變。這樣比較的話,可能大家就比較容易理解了,以前各行各業有電和沒有電之前是什麼樣的區別,有互聯網也是類似的效果。所以它除了純互聯網,就相當於電力行業自己本身之外,我們的互聯也業界以外,它其實是有很多互聯網跟其他行業結合之後產生的一些升級,我覺得這個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



電子商務其實就是零售業、賣場、流通領域通過互聯網的結合,你看就好像屬於互聯網的一個行業,但是實際上它又是零售行業是很深的。



金融業也是這樣的,以前網銀,大家已經習慣了用網路來操縱銀行的東西,那知道有協力廠商支付,有支付寶、財付通之類的,大家又有新的東西。還有很多新的可以創 新的,包括電子商務B2C的供應商,他在給你提交了很多貨之後,這個貨品能不能成為抵押品成為貸款的信用呢?那它能不能通過在途貨物產生的信用,因為你的 體系知道這個貨在你手上的,所以應該可以貸款出來的。過去你跟銀行提,銀行說我沒有你的資料,我怎麼知道你的貨在哪兒,沒人敢貸給你,但是現在有互聯網信息系統,他知道這些東西逃不掉的,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就很容易知道你的信用,就敢貸給你,你也還得起,你還不起就可以把你的貨扣下來,所以他是可以做這些新的事情了。



我們這次合資做了這個(眾安線上),我們是小股東,我們是作為一個資源方來參與的,我們不是大股東,因為也規定每個股東不能超過20%,所以很多家來支持。



除了像平安有線下網點,因為要有線下網點支援的話,他也可以分享。那馬雲那邊有很多電子商務,我們這邊除了有一部分電子商務之外,還更多的是線上的虛擬產品、帳號體系,這些都有一些保險需求,也包括還有一些小股東,像攜程也進來了,它也有線上比如說買機票,不是有航空險嗎?那些都是標準化的保險產品,也都可以跟這些結合,所以說很多我們還在試,但是現在講怎麼發展還為時過早,因為太新了,我覺得還是要嘗試吧。



(柴娃娃注:騰訊擁有海量的個人用戶,他們在虛擬道具、帳號上等有強大的保險需求;而馬雲的阿里巴巴集團,不論是B2B的阿里巴巴還是B2B2C的天猫,對簡單的保險都有殷切的需求.不過,正如馬化騰所言,這個平台初期只能針對一些標準化的保險產品,以後的發展要看情況而定)

騰訊電商?
Q我有兩個問題:一個是上周易迅宣佈他要在中國大規模地建倉儲物流,我想問一 下你覺不覺得像這種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投資,會拉低我們的利潤率? 也有一個人在網上寫了一篇東西說,阿裡巴巴在幾年之內會超過騰訊的收入,如果它上市的話,他將是一個體量非常大的公司。我想聽聽您對這些問題怎麼看。



馬化騰:B2C 確實是從財務角度,因為現在看到財報有一塊兒是B2C進來的,記到財報裡面,因為沒辦法,買貨賣貨我們要開發票的,所以要計入,所以它和平臺是不一樣的, 只有中間抽成或者平臺服務費才能作為收入。所以B2C的毛利率確實是很低的,從財務數字來看,的確會影響整體的利潤率。



但是我們現在也很清楚了,分開兩邊看吧,這塊兒怎麼樣、那塊兒怎麼,一般來說是分開看,但是也有一個總數,所以應該也不會搞混,所以各自看各自的,當兩塊兒來看,應該還是合理的,也不太擔心這個問題。



其他公司我不好評價了,我跟馬雲也很熟,私交也很好,也一直開玩笑說你這個很快超過我們了,所以我們其實不是很計較誰的市值大小的問題,大家走的方向、路、打法都不一樣,我們更希望是整個行業能夠發展起來,這樣的話蛋糕做大誰都會受益。



Q我想問一下騰訊電商這塊兒,過去這一年您對騰訊電商的發展是否滿意,然後想問問您對它的預期,什麼時候盈利,包括以後希望電商這塊兒的收入占我們公司收入能夠到什麼方面。



馬化騰:因為我們電商其實走了很多彎路,因為C2C確實很難做,淘寶的網路效應很強,我們按過去拍拍的思路是很難打贏的。所以我們做了B2C然後收購了易迅的B2C跟我們平臺整合之後,就發現找到一個著力點了 有些事情你可以發現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一步步往前走,否則的話過去一直都是圍著打轉,始終找不到突破口,這個是非常痛苦的。我們現在找到一個著力點,而且 我們的做法也跟這幾家的做法不一樣,比如說阿裡系的,淘寶、天貓他是平臺為主,平臺在做B2B2C的天貓,然後京東是3C產品,跟我們易迅很像了,但是它是全國鋪開的一種方式,蘇寧是從線下往上走的,它是另外一個思路。


我們易迅是紮根在一線城市,因為最早他在上海做透、做深,所有的配送員都是自己的,跟其他的不一樣,其他的是找外面外包的配送,他全是自己的人配送,我一天三送,因為我就是這個城市,我不考慮我的客戶是不是在外面,以先這個城市做透為主,一天三送以速度取勝,這個單品我們會比競爭對手的便宜,因為只針對做這個,做窄、做深,差異化做出來 有口碑,才開始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擴,我們也很謹慎,包括去年我們擴了深圳、廣州的這個華南,現在量也上來了,現在在北京也開始做。我不是那種全部撒網的方式,是一個大城市、一個大城市這樣做的,注重本地、快捷的體驗,這樣的話你的差異化就比較好了,跟大家有所不同,這樣的話我們走我們的路。我們現在看增長還是非常給力、非常快的。



當然這個投資確實是重資本的投資,要承擔相當長的投入、虧損來擴大規模。當然目標,這幾家都是有共同點,就是說通過大量地賣貨吸引用戶的忠誠度,變成一個入口,然後再疊加一些開放平臺的高毛利的、非標準類,像衣服這些都是非標準類的產品,通過非標準類、高毛利來掙錢,標準類不掙錢,鋪流量獲得平臺的普及度,就是這樣的思路,跟大家有點兒不一樣,我覺得還是算找到了一個方 向,未來還是堅持做下去,我認為通過互聯網解決零售問題是很大的一塊兒需求,衣食住行的很大的一個需求。



提問:你的著眼點是自營還是平臺?



馬化騰:剛才講了自營是標準類的東西,平臺很多是非標準類,或者是我們沒有擁有的一些標準類,也可以讓它進來。



提問:將來的賺錢點是靠返點還是說你收平臺的這種?



馬化騰:都會有。



提問:哪部分最看重?



馬化騰:現在還很難說,可能都有。



(柴娃娃注:雖然個人覺得騰訊不應該介入直接經營電商這一塊業務,而是應該樣天猫一樣打造平台,專心做好流量引導。但是,馬化騰這種專心垂直市場的做法輸也不會輸太多)


如何看待互聯網的管理與創新?

Q 一,您在議案當中提到的,說是想設立一個全國統一的互聯網管理機構,您對於我們現在的管理機構是什麼看法,您所希望的管理機構應該擁有哪些職能和許可權。第 二,關於互聯網創新的問題,為什麼我們現在中國很多優秀的互聯網應用都是從外國的思路上拷貝過來,在我們這邊創造出來一些東西,為什麼我們不能自己做一些原創性的東西,這個裡面政府是不是在創新宏觀環境上做一些事情。



馬化騰:剛才講互聯網不是單純的跟電信產業有關的了,以後是方方面面都有關了。



我呼籲了不是說這個管理上面有問題,因為板塊還是蠻清晰的。我主要是呼籲要促進發展,促進這個產業發展的時候,就沒有部門去牽頭,沒有人操心我們到底是做得好還是不好,主要是這個。就是說,發展和管理要均衡。我的意思是這樣的:都要均衡你才能做得好,你沒刹車肯定會翻車,絕對會的,因為你連基本的規避都做不了,但是如果你的引擎不夠快、馬力不足,有的人想該什麼時候升級換代、什麼時候要清理油缸,這個要有人來想,所以現在這方面還沒有意識,我是從這個角度來講的,不是怪他們管,並不是的,因為刹車也很重要,否則的話這個行業會亂的。



你剛才講創新這塊兒,其實是很好的問題,也是為什麼我們說現在在微信類的應用,其實是比較超過西方的創新速度,這是目前我唯一看到的所有互聯網行業這麼多年歷史,其他真的是外國有,就算是微信開始也是先外國有類似產品,但是他當時的雛形遠遠沒有我們現在看到的微信,甚至包括日本的line還有包括韓國的Kakao Talk我們三家都走出了超過歐美的同類產品,已經多了很多創新的東西,包括開放平臺,商業模式掛接了,WhatsApp是啥都沒有的,他是付費的,一美金下載一個,也沒有什麼社交,類似的東西都沒有,這些都是我們後來自己創新創出來的,這一塊兒還是比較大的不同。



我覺得可能現在是正處於一個彎道超車吧,只有確實超過了才有可能談創新的基礎,過去一直跟著別人走,的的確確我們是發展慢,整個也不是說亞洲了,也不要說中國了,你歐洲都是,歐洲有哪個國家有互聯網公司上來的?幾乎都沒有,所以歐洲也有人反思,為什麼整個歐洲都沒有呢?澳洲、南美洲什麼都沒有,是不是?日本也都是雅虎、穀歌等等的這些,反而是韓國、中國、俄羅斯這三個國家很奇怪的,就是本地的企業做,但是也都是拷貝自美國,只是說他本土的起來了,不會給幾個美國巨頭打趴下。



下一步真的會有一些從亞洲誕生的商業模式,也有可能,我們也一起努力吧


(柴娃娃注:互聯網變得那麼快,到底要如何管?算想管,能跟得上變化嗎?不太明白馬先生所說的「剎車」、「引擎不夠快、馬力不足」到底是指怎樣...一般的理解是靠政府改善創新的宏觀環境,是非常不可能的事。馬化騰做了那麼多年互聯網不應該不了解吧!而且將這種政策性的東西交給政府,不等於為自己創造多一些不確定性嗎?對於業界龍頭的騰訊不是更不利嗎?聰明如馬化騰一定嗅到一些東西才會有如此建議,雖然想不通,但拭目以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