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30, 2011

黃金的投資價值

黃金的投資價值是甚麼?市場上有幾個不同的說法.
  1. 各國開動印鈔機,貨幣貶值,人們對鈔票已經失去信心.因此,存量有限的黃金是保值的.
  2. 金融體系動盪不安,而黃金是避險的資產.
  3. 美國不停印鈔,美金長期看跌.因此,一向和美金走勢相反的黃金,價值必然向上.
  4. 黃金是抗通脹的最佳朋友.
  5. 對於對沖基金而言,"黃金相當於現金",是為了保證基金有充夠流動性的其中一種資產.特性在於黃金可以在短時間內套現.(這是聽來的~)
黃金最近跌的非常利害.由1920美元一直跌到1600美元以下.到底那裡出了問題?

黃金的跌勢是從美國公佈"暫時"沒有QE不久開始的.可見,在全國最大的印鈔機開始停些印鈔時,美金的價值開始上升.加上其他地區也在收緊市場的流動性,通脹的預期受到打擊.另外,股市下跌不休,對於牛二、牛三的討論也漸漸被熊市的主旋律所取代,股市內充滿悲觀的情緒,沽壓非常沈重.有報導指美國股票基金的贖回潮再度出現,由4月底到9月份的5個月內,基金的贖回量已經超過2008年雷曼爆煲後5個月內的資金贖回水平.而且,以AHL Fund聞名的歐洲對沖基金Man Group最近也透露有客戶大舉贖回的情況,導致股票單日下跌25%.有理由相信黃金的大量沽盤是和贖回潮有關的.

現在黃金最大的利好消息是歐盟成員國正致力於擴大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的規模.但是,同樣需關注的是歐洲銀行的資本狀況,或需補充一些銀行資本.看來,短期內黃金的回升機會不大.不過,如果說黃金泡沫已經爆破,又很難想像!除非全球金融市場崩潰,黃金將"無險可避".否則,以目前各國的救經濟做法,印鈔已是肯定的.只是在甚麼時間開動印鈔機而已.因此,我傾向相信全球經濟將"病危"多一次,而不至於"慘死".黃金還是有其價值.不過,已經不能單純的將它作為反通脹和對沖股市來看待!

Thursday, September 22, 2011

大跌市日, 兩則新聞!!!

兩則引起自己注意的新聞.....索羅斯對歐債的預測是否是大家都在等的情況? 我傾向相信。另外,滙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9月初值回落至49.4,連續3個月低於50水平。中國的出口和人民幣的幣值...則需要密切注意!!!! 送上一幅圖給大家。



索羅斯:美國已陷入雙底衰退
來源 : 鉅亨網 22-9-2011

知名億萬投資人索羅斯 (George Soros) 周三 (21 日) 晚間表示,他認為美國經濟已開始經歷二度衰退的痛苦;而經濟成長疲軟,要歸咎共和黨阻撓總統歐巴馬的財政刺激方案。

索羅斯接受《CNBC》訪問時,被問到美國經濟是否有落入二度衰退的風險,這位金融巨鱷答到:「我認為我們已經身處 (二度衰退) 其中」。
索羅斯指出,美國經濟活動趨緩,社會上正因此出現基本性爭議,質疑富人是否應該繳更多稅來創造就業;但政治方面,卻仍在協商該如何取得長期預算平衡。

他認為,正確的政策,應該是把焦點放在短期刺激支出。不過事到如今,美國政界恐怕會等到明年大選,才決定該怎麼做。

索羅斯也認為,歐元區政策官員一再重複錯誤政策,造成現在歐洲情況對全球金融體系的衝擊程度,比 2008 年雷曼兄弟 (Lehman Brothers) 倒閉時「更危險」。

索羅斯預期,歐洲當局會不惜代價來維持歐元體系,因為不這麼做,後果實在難以想像。

他還認為,2-3 個較小的歐元國可能債信違約並退出歐元區。但如果以有準備、有秩序的方式,允許這些國家退出,感覺上不像是被踢出,則便不致令全球金融體系運作中斷。

滙豐中國PMI初值報49.4 續陷衰退
來源 : 信報 22-9-2011

滙豐公布,滙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9月初值回落至49.4,連續3個月低於50水平,顯示中國製造業活動連續第3個月輕微惡化,同時產出和投入價格繼續攀升,暗示通脹壓力升高。

受滙豐PMI數據低迷影響,加之美聯儲指,經濟或存在顯著下滑風險,倫敦金交所三個月期鋁下跌1.5%至每噸2284美元,觸及去年12月8日以來的低點。;其他的基礎金屬也告跌。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滙豐的9月PMI數據,與官方的數據,過去存在一定差異。比如 8月份官方PMI報50.9,守在50的擴張收縮分界線之上,但對比8月滙豐PMI則為49.9,則處於50以下的盛衰分界線水平之下。

根據滙豐的PMI,產出價格指數升至5個月高位,投入價格指數亦反彈至58.8,創4個月來新高,顯示未來仍會面臨一定的通脹壓力。

滙豐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現時情況和之前兩個月類似,增速在放緩,惟沒有必要擔心硬著陸。他指,外需雖有所減弱,但官方貿易數據顯示出口增長仍很堅實,中國對淨出口依賴度減輕,上半年淨出口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幾乎為零,內需強勁,足以支撐起未來幾季約8.5%至9%的經濟增速。

是日繼續沽出部份市值小的REITs(因為其市值小,流通性不足,在跌市中尾段也會被沽爆),換入盈富基金。另外,平了友邦的Put輪。認識我的朋友一定很奇怪為甚麼我會開始買賣我不太熟悉的衍生工具。原因是...最近聽了一位基金經理的一席話,對自己很有啟發! 他說如果花時間研究了一隻股票,結果不看好的話,甚麼都不做是很浪費的。我想了想,所言甚是,於是就開始研究Put輪,這個星期初以小量資金試水,摸著石頭過河。

Sunday, September 11, 2011

QE3(量化寬鬆)=增加市場流動性=振興股市?

QE是一帖良藥?看對誰而言吧!很多人都在等QE3,差不多是有了QE3以後,經濟就會好轉,股市就會向好.果真如此?不然.

甚麼是「量化寬鬆」?

"量化寬鬆是一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以提高貨幣供應,可視之為「無中生有」創造出指定金額的貨幣,也被簡化地形容為間接增印鈔票。其操作是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購入證券等,使銀行在央行開設的結算戶口內的資金增加,為銀行體系注入新的流通性。

「量 化寬鬆」中的「量化」指將會創造指定金額的貨幣,而「寬鬆」則指減低銀行的資金壓力。中央銀行利用憑空創造出來的錢在公開市場購買政府債券、借錢給接 受存款機構、從銀行購買資產等。這些都會引起政府債券收益率的下降和銀行同業隔夜利率的降低,銀行從而坐擁大量只能賺取極低利息的資產,央行期望銀行會因 此較願意提供貸款以賺取回報,以紓緩市場的資金壓力。" by 維基百科.


QE的成功,在於解決了流動性崩潰的情況,為金融系統注入可以令其可以正常運作的流動性,使大部份金融機構起死回生,也救回不少向銀行借貸的企 業,免得它們被銀行追貸而倒閉.QE2,更進一步,將"剩餘的流動性"驅趕到新興市場和商品市場,追逐更高的投資回報,造成如今經濟日差,但資產價格大幅 上升,新興市場貨幣升值(對美金)的怪情況.

在就業沒有大改善,經濟沒有向上動力的時候的情況下,我認為QE2的力度確實太大了.資產已經被推高到一個不合理的程度,在這個程度上又能向上推多少?最 近,巴西和土耳其等新興市場都"出奇"的減息,加上部份亞洲國家限制資金的流入,都印證新興市場開始承受不少資產升值的壓力.因此,我相信如果在資產沒有 足夠"貶值"的情況下,QE3的推出對於市場的壞處比好處少.調整到甚麼程度才足夠呢?這是藝術,也和美國大選的schedule息息相關,須要考大家 (包括我自己)的判斷力.

「量化寬鬆」=牛市?

作為主要推動大市上升的QE,如何才能將流動性流到就業和房地產呢?相信只有在就業和房地產市場回暖時,才是"真正"牛市的開始.否則,即使QE規模再大也不會有真正的牛市.如何做呢?

奧巴馬上週提出了他的方案,市場似乎不賣帳.美國和歐洲股市大幅下滑,他的方案真的那麼不濟嗎?以下總結各報章雜誌的報導.
  • 他的計畫以「美國就業法」形式出現,總值四千四百七十億美元.計劃包括三大部分:1)減稅優惠-達二千四百五十億2)基建投入-達一千四百億3)失業救濟-達六百二十億.可見,整個計劃以減稅為主,協以基建投入.
  • 減稅優惠:主要是提議將美國一億六千萬僱員明年的薪俸稅減半.得益者為有工開的打工仔,目的可能是刺激消費吧!(估計每個美國普通工資家庭將得到約US1500的減稅實惠).另外,一些雇用新人的公司也會獲得稅收減免,有助解決畢業學生的困境.不過,需注意的是此舉並沒有增加市場的流動性.
  • 基建投入:奧巴馬計畫重修公路、鐵路、橋梁、機場以及修 繕破敗不堪的公立學校.目的可能是想幫忙因房地產市場下滑受影響的建築工人們吧!美國已經進入服務業型社會多年,這方面對刺激整體就業作用不大.反之,此 舉更加突出美國失業率的嚴重(因救的是社會比較基層的工人),現有的資源非常有限,只能救最需要救的segment.
  • 失業救濟:計劃建議延長美國六百萬長期失業人群提供的救濟措施,並會為失業超過半年或者生活較為困難的失業人群提供更加優惠的救濟措施.不過,美國政府在過去幾個月裁減了約1.7萬名公務員.估計這計劃對振興經濟沒有起到實際作為,只有"吊鹽水"的作用.
看完奧巴馬的方案,真的搖頭嘆息.非常"驚喜"!除了沒有QE的影子以外(沒有提 這些錢如何來),也沒有鼓勵銀行將流動性流入main street的方案.怪不得市場反應負面.投資者還是需要等一等,等一系列更"make sense"的方案(我是相信會有的).By the way, 希臘違約在即,歐債問題沒完沒了.在目前政治因素凌駕經濟的情況下,"歐債出事"很可能是歐洲各國致之死地而後生的契機.目前是將投資的目光放長,等待良好入市機會的時機.

Saturday, September 03, 2011

選擇十倍股:良好的企業管治

在選擇 股票時,我們都想選到十倍股.可以為甚麼十倍股的公司可遇不可求呢?因為要長年累月跑贏市場對公司的期待(EPS上升拉動估值上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一般定義一間企業成功與否,往往離不開銷售和盈利的增長、市場估有率等客觀數字.不過,這些數字反映的是結果而不是企業成功的原因.在衡量企業成不成 功方面,坊間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其中,我相信有良好管治(good governance)的企業是公司保持長期成長的必要條件,而且可能是最重要的條件.


良好管治反映的是企業對道德的看重、對適應不同經濟環境的能耐、對可持續性經營的操作等.當然,在經濟不好的時候,好的企業也不能獨善其身.不過,在經濟回暖時,這些公司肯定是第一批"復蘇"的.現在就是找尋這類企業的最佳時間.在眾多國內企業裡,聯想(992)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公司之一.不因為它的大,而是因為它對良好企業管治的追求和實踐.以下介紹一篇在價值中國刊登的文章給大家.雖然它說的是聯想培養管理人員的招數,不過也描述了一些聯想在管治上的理念.

聯想培養帥才:獨門“三招式”
來源:價值中國 (黃林) 

據傳段永基曾說,四通之所以比不上聯想,在於柳傳志給自己選對了楊元慶和郭為兩個人。這或許有些偏頗,但也說明,聯想的帥才確實是成就今天聯想的重要因素之一。柳傳志說,自己在企業生存問題基本解決後就開始注意培養接班人問題。那聯想究竟是怎樣孵化帥才的呢?


第一式:扎鞋墊法

柳傳志說,培養戰略型人才跟培養優秀的裁縫師是同樣的道理,不能一開始就給他一塊上等毛料做西服,而應該讓他從縫鞋墊做起。鞋墊做好了再做短褲,然後再做長褲、襯衣,最後才是做西裝。不能拔苗助長,操之過急。即使是帥才,也要從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待到經驗和能力都達到時,再給予更高的平台。

神州數碼總裁郭為做聯想副總裁時不過30歲出頭,但他在聯想同樣是從秘書做起,崗位先後變動達十餘次,每個崗位都有不同類型的業務內容。按郭為的說法,他的 工作是從給老闆開車門、拎皮箱開始的。後來離開秘書崗位,到公關部做經理。一年後做集團辦公室主任經理。在之後的幾年裡,他做過業務部門的總經理、企業部 的總經理,負責過財務部門的工作,被派到廣東惠州聯想集團新建的生產基地,也去過香港聯想負責投資事務。

而楊元慶1988年到聯想集團從 推銷員做起,兩年後成為當時一個不太重要的業務部CAD部門的經理。做業務部經理時,楊元慶利用與美國惠普公司的業務往來關係潛心學習惠普公司的管理,不 僅使任職部門的營業額快速增長,而且帶出一支優秀的隊伍,因工作出色調到聯想微機事業部做總經理。在微機事業部,楊元慶使聯想電腦市場份額在兩年間獲得大 的飛躍,又被​​委以重任。就這樣,一步一步登上聯想集團總裁位置。

柳傳志培養楊元慶、郭為的做法:第一,讓帥才們逐漸參與決策,參與管理,以在價值觀、思想方法甚至工作技巧等諸方面求得一致同時要求他們不能當被動式接受、傳遞的齒輪,而是要當主動思考、創造執行的發動機,可以指導,但絕不代替他們自己。第二,先把責權利說清楚,然後放手給他們以機會和舞台,讓他們在工作中鍛煉成長。

這樣做的好處:一是群策群力,企業能避免大的決策失誤和經營震盪;二是帥才們有職有權,積極性能調動起來;三是他們獨當一面後,柳傳志也能騰出時間和精力思考一些關乎公司發展的更重大、更長遠的問題。

柴娃娃註:聯想多年來一直都有在引進一些MNC企業的做法.不過,聰明地沒有將它們直接套用,而是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理解,將這些做法本地化.好像"扎鞋墊法",不就是很多大公司在沿用的Trainee program.不同的是,改了一個很local的名字.一來好記,二來國人也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雖然在這裡,對象是公司的"主帥".不過,用樣的做法在聯想無處不在.

第二式:賽馬法

聯想培養帥才的第二個方法是從賽馬中識別好馬。柳傳志說,只有在賽馬中才能識別好馬,才能發現千里馬;折騰是檢驗人才的唯一標準。在聯想看來,最好的認識人才和培養人才的方法就是讓他做事。

聯想“賽馬法”包括三個方​​面的含義:要有“賽場”,即為帥才提供合適的崗位要有“跑道”劃分,不能亂哄哄擠作一團,必須引導他們有秩序地競爭製訂比賽規則,即建立一套較為科學的績效考核和獎勵評估系統。

聯想從1994年開始,每到新年度的3、4月間都會進行組織機構、業務結構的調整。在這些調整中,管理模式、人員變動都極大。通過“折騰”,聯想給員工提供 盡可能多的競爭機會,在工作中嶄露頭角的年輕人脫穎而出,而那些跟不上時代變化的人就會被淘汰。這就是“在賽馬中識別好馬”。

早在上世紀 九十年代初,聯想就開始實施在賽馬中識別好馬的策略。當時聯想人員的年齡結構存在一個很大矛盾,最初創業的一代當時約佔總人數的40%,平均年齡46歲以 上;另外60%是剛從學校畢業或從社會上招聘來的,平均年齡26歲左右。而30歲到45歲這個年齡層出現了空白。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兩種後果:一是五年 後,當老一代聯想人需要退居二線時,聯想可能會後繼乏人;二是五年後,50多歲的老一代聯想人雖沒有退居二線,但計算機界的競爭日新月異,從觀念上和市場 競爭上,聯想可能會掉隊。

聯想意識到了這點後,便開始不斷地把年輕人推到前面。在1990、1991年這兩年裡,雖然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難,年輕人還沒獲得大家認可,但聯想在用人、選拔人才時始終貫徹這一策略。

楊元慶和郭為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始不斷提拔的。 1990年郭為任聯想業務二部總經理,1991年楊元慶任聯想CAD部門總經理。好馬開始顯山露水了。

柴娃娃註:賽馬法是聯想的精髓所在,通過競爭,讓不同子公司的主帥互相角力.從而印證大家的實力.更重要的是,同時也制定了競爭的規則,避免競爭者之間內鬥造成企業內耗.聯 想對管理理論的重視和實踐,在國內的大型企業裡算是非常不錯的.其實除了賽馬法以外,很多在聯想時經常聽到的管理理論到現在也一直影響著自己.例如:有名 的木桶理論,幫助自己正確地認識企業的競爭力.還記得多年前聽完《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策略、帶隊伍時的不知所以,到現在工作多年後才真正體驗到這理 論的實用性!

本中提到的在每個新年度3、4月期間的組織機構、業務結構的調整,我還記得當年公司將我們送到深圳和其他子公司一起參與『誓師大會』.除了總結過去一年的事件以外,主要是介紹公司未來的策略和想法.印象深刻的是每家子公司的負責人都要上台公開的介紹和"承諾"未來的銷售目標.真在想起來,對他們真的一件是非常"殘酷"的事.尤其在其他子公司的員工和管理層面前,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第三式:索驥法

柳傳志說,接班人問題要早做考慮;辦公司就是辦人;德才兼備最好,實在不能兼得時,應該將“德”放在第一位;一流的人才都是善於總結的。

聯想在創業初期,沒有成型的領導素質模型,但有個樸素的要求“德才兼備”。到上世紀80年代末,聯想開始將人才分成“三個層次”好員工:有責任心,能獨立完成本職工作的人;骨幹或經理:有責任心和上進心,能帶領一班人完成工作的人;領軍人物(即帥才): 有責任心、上進心、事業心,能帶領一個團隊制定戰略,並將戰略推向成功的人。聯想還把帥才細化為十項全能:很強的適應能力;很強的學習能力;很強的總結能 力;很強的溝通能力;很強的決策能力;正確認識自我的能力;顧全大局;實事求是;敢於承擔風險,敢於面對困難;勤奮、吃苦。

楊元慶當初是抱著做技術工作的想法進入聯想的,但進去後發現自己原來要每天往外跑。結果性格內向、言語不算流暢的楊元慶做起了銷售,最後做到了總裁。其適應能力不可謂不強。

而 1991年楊元慶所去的CAD部實際上主要代理銷售惠普公司的繪圖儀。楊元慶從惠普繪圖儀的銷售中,學會了除了零售和批發之外的另一種銷售模式:代理和分 銷。他開始構想以聯想為中心的銷售網絡。也就是在楊元慶上任的這個月,聯想CAD部與中關村的一家公司簽訂了代理分銷售合同。從此,中國IT業誕生了真正 意義上的分銷商。他以這種銷售模式使得CAD的銷售業績持續上升,由1991年的3000萬元達到1993年的2.3億元。後來聯想在中國市場屢屢打敗 HP、IBM。

楊元慶在CAD部的成功,顯示了他的天賦,那就是善於適應環境,善於學習,善於總結經驗,善於發現,又善於應用。聯想也是在企業不斷成長中,逐步完善自己對帥才的要求,形成系統的職業素質要求。最後通過這個成熟的模型,聯想先後發掘了陳紹鵬、劉軍等新一代帥才。

柴娃娃註:我並沒有聽過索驥法,可是相當同意柳傳志對於"辦公司就是辦人"的想法.一流的人才都是善於總結的.將成功和失敗的經驗總結起來,適應環境,善於學習,善於發現,的確是公司話事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