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對於企業而言,何嘗不是如此?一向以來很多以做代工起家的製造企業都想建立自已的品牌,從以提高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普遍的想法是,我們生產工具齊備,經濟也夠.只需設計一個像樣的logo,做好產品包裝、做點廣告,就可以開始品牌之路,產品也可以賣貴一點.真是如此簡單容易嗎?
以製造業起家的企業,擅長的必然是成本控制、流程控制、工藝的改善等.而行業的各家龍頭企業,更可能在研發和供應鏈方面都已達到專家級的水準.但是,品牌、渠道、消費者需求、經銷商管理、定價等方面肯定是他們的短板!要雙線發展,甚至打造品牌,談何容易!
製造企業決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除了產品以外,最重要的是人才!從開始決定要打造並推廣自己品牌的一刻開始,企業的競爭對手已經改變了,要面對的是在營銷各方面都已達到專家級的對手.因此,從品牌定位、渠道策略、消費者需求、經銷商渠道經營、產品定價等,每一方面都需要人才,而且是需要充分了解消費市場的人才.
人才從那裡來呢?要麼從企業內部提升;要麼從外部引入.如果選擇從內部提升,路將會很難走.因為,我相信"廠佬"懂得做品牌的並不多,失敗的例子倒是不少.如果選擇從外部引進,雖然成功的機會較大,但更重要的是企業能夠充分配置發展品牌所需的資源.因為發展品牌,走的是另外一條路.一方面,企業內部組織結構、決策流程、KPI等肯定沒有相關的配套,要重新建立並不容易.另一方面,企業"高層"必須信任和支持相關的人員,下放相當的權力和給予政策的配合,以推進有關資源的整合,才能成功有望,知易行難!所以在選擇股票時,看到企業要涉及自身以外的行業或者改變一向賴以成功的商業模式時,投資者先要問的是它們有沒有從事相關行業的基因?和本業可以互補嗎?有沒有能力掌握新的商業模式?新的行業和業務是由自己人負責?還是從外部招聘?...
另外,分享一篇很不錯的文章.來自財經雜誌的"騰訊開門揖客",透露了騰訊未來發展方案和遇到問題.值得參考!
"騰訊開門揖客"
來源:財經雜誌 2011年7月18日
我們要基於開放再造一個騰訊。 ”6月15日,騰訊控股(0700.HK)董事長馬化騰在北京的開放戰略論壇表示。騰訊討論經年的開放戰略計劃正式揭盅,這家屢遭“壟斷”和“封閉”之譏的中國最大互聯網公司,終於準備敞開合作開發大門。6月9日,在深圳騰訊大廈37層會議室,馬化騰向《財經》記者表示,正在進行中的開放戰略是一場“革命 ”。只是,這場可能的革命來得併不算早。過去12年,偏居深圳的騰訊,從籍籍無名到後來居上,正是藉助QQ客戶端逐步建立了在互聯網市場的霸主地位。
2004年6月上市至今,騰訊股價從4.375港元飆升至200港元,市值近480億美元,在全球互聯網企業中僅次於谷歌和亞馬遜。 6月9日,馬化騰透露,2010年騰訊近180億元的收入中,有大約40億元分給了合作夥伴。6月15日,馬化騰在北京表示,希望未來其合作夥伴可以分到 200億元, “這一指標將會是騰訊開放成功的一個標誌。” 如此數額巨大的利益共享計劃,再度引發外界猜測:客戶基礎牢固,贏利能力超強的騰訊為什麼開始為第三方開發者畫餅? “互聯網的價值變遷太快了,沒有一個公司可以高枕無憂。現在已經不能再什麼都自己去做了,不同的階段要做不同的事情。”馬化騰告訴《財經》記者。
馬化騰看到了Facebook等互聯網公司引發的開放潮流,而真正促使騰訊決心轉變的是去年底的“3Q戰爭”。 2010年11月,奇虎360和騰訊互不兼容,最終引發了一場不小的風波,讓過去數年順風順水的騰訊看到了危機。 “這個事之後,公司上下一致覺得要堅定不移地走開放路線了。”6月8日,騰訊總裁劉熾平告訴《財經》記者:“再也沒有異議了。” 談及開放的未來,馬化騰表示:“我們建立了一個小社區,可以自給自足。社區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就要建立一個城市。作為城市的規劃者,我們要招商引資,要建鐵路、要建公路,很多都可以和人合作,我們最終希望能做的是為大家提供這個城市的水和電。”
(柴娃娃注:騰訊的企業基因是平台、是產品.未來騰訊要建的是大平台,一個可以容納更多第三方產品的平台."水和電"可以解釋為流量和轉化率,目的是協助第三方產品盈利,從而在盈利中"抽水".只要有足夠多的第三方產品可以盈利,騰訊就可以有源源不絕的收入.因此,相信它未來的重心會由產品盈利主導變為平台流量和轉化率的提升)
騰訊式開放
2006年,騰訊即開始探索開放。“QQ2009”歷時三年開發而成,該版本被稱為“第三代QQ平台”。騰訊內部將該平台叫做“Hummer”(蜂鳥), 基於Hummer平台的QQ技術上實現了模塊化。模塊化構架使得各個應用可以按需更新,這便是騰訊開放平台的雛形。2010年9月,騰訊推出了 WebQQ2.0版本,該版本包含了應用商店的元素,WebQQ引進了上千款應用。今年1月發布的QQ2011Beta1更為直觀,該版本的右下角有一個 QQ應用盒子,裡面包含了騰訊的七個應用。
5月16日,騰訊宣布正式啟動“Q+”平台戰略,通過該平台向第三方應用開發商開放QQ客戶端,騰訊的開放戰略正式啟動。 “Q+”的核心,是允許第三方開發者調用QQ的部分核心功能,如文件傳送、音視頻聊天、內容的社區化共享等。按照規劃,帶有“Q+” 功能的新版QQ客戶端將在7月份推出第一版。 6月11日,“Q+”的直接負責人、騰訊即時通信產品部總經理殷宇向《財經》記者透露,“Q+”第一版將會有20個左右的第三方應用出現,之後的應用會越來越多。之後每季度會推出一個新版本。騰訊的開放戰略具體由騰訊戰略發展部和QQ空間產品部協調推進。騰訊正在逐步建立一套審核條例、舉報機制,以保證優質應用進入開放平台。前期進入“Q+” 的第三方應用均為知名度高的產品,比如58同城、奇藝等等。 “Facebook是完全向第三方開放,它現在的問題是,存在幾家獨大的情況,應用不均衡,推薦和排序不如蘋果應用商店做得好。蘋果應用商店只是選擇性開放,Flash是被禁止的,另外它的規則一直在變,很難捉摸。”馬化騰告訴《財經》記者:“這兩家標杆公司的模式各有利弊,我們更多的是學習他們的理念。 ”
馬化騰承認,互聯網巨頭各自的“邊界”已經形成,彼此已經很難在對方的核心領域有所作為。這種觀點亦符合馬近來所反復強調的:騰訊不需要也不可能完成一切,而是需要和更多的公司合作——哪怕是那些長遠看來可能對騰訊造成衝擊的互聯網巨頭。按照馬化騰的設想,未來第三方應用開發商只需專注於做好產品本身,騰訊可以負責具體推廣和服務。騰訊用開放衝破了一堵“圍牆花園”,但也有可能帶來一堵更廣闊的圍牆。
(柴娃娃注:騰訊的方向是平台的流量和轉化率,因此相信未來將會開放更多有提升平台的流量的核心功能供"合格"的第三方產品開發商使用,文件傳送、音視頻聊天、內容的社區化共享等只是開始.)
QQ客戶端不再重要
過去12年,騰訊幾乎將觸角伸向了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在獲得忠實而龐大用戶群的同時,其做大的局部壟斷優勢,亦引發外界對其成為網絡“全民公敵”的強烈質疑。2003年8月,騰訊推出“QQ遊戲”,同年,騰訊開始做門戶。 2005年9月,騰訊推出在線支付平台財付通,一年之後,騰訊推出了搜索引擎搜搜。截至目前,騰訊旗下有多達60個產品。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分析認為:“騰訊已經多年沒有可比的對象了。” 騰訊毫無疑問是一個近乎於壟斷的巨頭,但問題是,極少有哪一個互聯網巨頭能夠持續輝煌,無論是微軟,還是雅虎。李開復認為,馬化騰可能真的看到了騰訊的危機。 5月3日,周鴻對《財經》記者分析認為,“互聯網最大的精神是創新和顛覆,行業隨時可能重組和洗牌”。 “'3Q大戰'後很多大家覺得不可能的事情發生了。”周鴻說。“3Q大戰”後,令馬化騰意識到騰訊商業模式的不可持續性。馬化騰告訴《財經》記者:“現在需要多考慮整個產業生態是不是適合公司繼續做大,否則麻煩會接踵而來。”
“ 騰訊以前做很多產品,但其實我們無法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我們需要從做產品到經營商店,我們必須改變。”劉熾平表示,騰訊一直在醞釀開放,“但要進行很大的變革的話,可能真的需要外部帶來的一些衝擊才更為有效。和360的風波讓我們意識到需要更大膽地向前推進。” 2010年12月,馬化騰發表《關於互聯網未來的8條論綱》,同時宣布騰訊進入為期半年的戰略轉型期。騰訊成立12週年紀念日當天,馬化騰向全體員工發出郵件:“過去,我們總在思考什麼是對的。但是現在,我們更多地想一想什麼是能被認同的。過去,我們在追求用戶價值的同時,也享受奔向成功的速度和激情。但是現在,我們要在文化中更多地植入對公眾、對行業、對未來的敬畏。”
馬化騰表示,一個公司獨立開發一個產品往往需要三年左右時間,而且是否能夠成功還是未知。目前網吧中十大受歡迎的遊戲中,前四名均與騰訊有關,“前兩名其實是我們的合作夥伴的,第三名是我們自己開發的,第四名是我們投資的公司開發的。” 馬化騰試圖讓外界相信,騰訊是可以和合作夥伴共處的。他甚至斷言:“QQ客戶端不再重要。”
(柴娃娃注:騰訊的基因是產品.當它感覺到一直賴以為生(取得壟斷優勢)的平台有可能受到政策或其他競爭者(新浪微博/百度平台等)的衝突時,自己開發產品的風險會變得越來越大.因此,在這個時間選擇『經營商店』不失為明智的決定!)
規則是什麼
在推動騰訊走向開放的同時,馬化騰需要盡快向外界闡明:開放的規則是什麼?由誰來定?如果第三方應用開發商的產品和騰訊自有產品衝突,後果是什麼?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張亞男分析認為:“騰訊做開放,既是裁判員,又做運動員,需要平衡好這個問題。”馬化騰與劉熾平均表示:“開放具體的規則、章程還沒有想好。”馬化騰甚至主動提及,“這個裁判員不好當,因為要保證公正、公平。”馬化騰在仔細比較了Facebook和蘋果App Store的開放後明確了以下兩點:首先,嚴格把關第三方應用開發商的評估和考核;其次,第三方應用開發商的推薦和排序由用戶來決定。“我們內部會對第三方提供商進行一個能力評估,包括壓力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測試。”騰訊首席技術官熊明華說。活躍用戶量是騰訊檢測第三方應用開發商產品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騰訊會在“試驗區”檢測第三方應用的活躍用戶量,並以此為基礎向第三方應用開發商提供指導。只有在“試驗區”通過檢測的第三方開發商,才有機會在騰訊的開放平台上一展身手。
一位不願具名的應用開發商向《財經》記者抱怨,騰訊在開放上太保守了。該應用開發商表示,初次接觸時,騰訊只會向第三方提供極為有限的API接口。 API接口數量只能隨著合作的深入而增多。不過即使如此,該開發商還是表示:“願意和騰訊合作”,很少有人能對騰訊的海量用戶無動於衷。“騰訊在開放前期與第三方的合作會尤為謹慎,因為我們需要向外界提供更多的模板。”劉熾平對《財經》記者表示:“騰訊的產品也要和第三方產品PK,誰的產品受用戶喜歡,誰的排序就靠前。” 在騰訊推行開放戰略之前,騰訊的內部產品也時常進行PK。 “各個部門都希望將產品推送到QQ客戶端,這時候就只能在內部PK,誰的產品好誰就上。”馬化騰說。
騰訊方面並未透露具體如何與第三方應用開發商進行利益分成。馬化騰僅表示,不同產品分成比例不同,設計時會考慮既能鼓勵新進來的應用,也給成熟的大流量應用提供有效激勵。根據騰訊方面透露的數據,截至目前,接入騰訊各大開放平台的第三方應用已經超過1000款,合作夥伴最高單月分成收入已經超過1000萬元。騰訊的當務之急是盡快明確開放的規則。易觀國際董事長於揚向《財經》記者分析:“騰訊首先需要建立清晰透明的規則,然後儘快付諸行動,最後儘快確立樣板。這三點做到了,騰訊的開放就成功了一大半。”
開放新實驗
“3Q 大戰”後,馬化騰和周鴻在很多觀念和看法上出現了分歧,甚至是對立,但他們之間至少有一個觀點沒有異議:擁抱開放。 5月31日,奇虎360宣布推出開放計劃,涉及360全線業務。 360還宣佈建立10億元創新基金等四項扶持政策。此外,360安全桌面全屏版也同期向外發布。
除了騰訊和奇虎360外,百度於2010年9月1日推出“框計算”(通過搜索將用戶引導至合適的第三方)開放平台。淘寶則早在2009年6月22日就發布了開放平台,截至2011年1月,淘寶對外開放的API 已超過300個。馬化騰承認,騰訊現在的開放還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騰訊會將核心的東西都開放出來,但也只能“逐步”開放。劉熾平表示,目前被大家反复研究、學習的 Fcaebook和蘋果App Store,其開放模式也大為不同,“很難按某個標準來判斷一家公司的開放”。騰訊旗下最為成熟的開放平台當屬QQ空間。 2005年6月,騰訊推出QQ空間,相比開心網、人人網這些社交網站,QQ空間起點就是4億QQ用戶。最初的QQ空間並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社交網站。 “2009年之前我們其實都是在自己做,那時候主要做日誌、相冊等基礎服務。”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兼互聯網業務系統負責人吳宵光回憶,“2009年 Facebook在全球有了越來越多的學習對象,我們開始意識到應該更多地和第三方互動,以提供更多服務。”
2009 年初,騰訊內部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要求開放QQ空間的聲音。 QQ空間在開放API接口後不久就嚐到了甜頭。 2009年5月,社交遊戲公司“五分鐘”推出的“開心農場”正式登陸QQ空間。 “開心農場”在QQ空間的日活躍用戶量很快就超過了1000萬,月收入也很快達到了數千萬元。最終,騰訊從“五分鐘”手上“買斷”開心農場,並更名為 “QQ農場”。 吳宵光強調:“買斷”開心農場只是一個特例。吳表示,目前QQ空間匯集了400多個第三方應用,另有1000多個應用通過了前期測試。 “這些合作都是和第三方實行收入分成模式”。華清飛揚和騰訊的合作則是另一個故事。該公司副總經理樊耀明至今還記得騰訊的“謹慎”。這家網游公司一款名為“夢幻海底”的遊戲於2010年8月份得到在 “試驗區”進行檢測的機會。騰訊提出:“夢幻海底”每天的活躍用戶量需要達到百萬量級以上、每天收入需要達萬元以上,這兩個條件能持續一個星期,才能進入騰訊開放平台。 “夢幻海底”最終進入QQ空間的時間是2010年11月。 進入了QQ空間後,“夢幻海底”相當於駛入一條快車道。 “夢幻海底”日活躍用戶量突破1500萬大關只用了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
隨著騰訊加快開放的步伐,其對日活躍用戶量的要求相對寬鬆了一些。據《財經》記者了解,目前很多遊戲類產品進入QQ空間的指標是每天活躍用戶量10萬以上,同時每天收入超過2萬元。 “進入QQ空間的某些指標在下降,但其他方面的評估,比如對技術能力的考核卻是越來越嚴格了。”6月14日,樊耀明告訴記者,“騰訊前期積累了很多經驗,現在在加速開放。” 騰訊即時通信總經理殷宇表示,現在做開放最大的風險是潛在的“安全”問題。 “在開放前,QQ就一直承受著被盜號的壓力,所以我們不斷採取措施,包括QQ異地登錄要設置驗證碼等。”殷宇說,“開放後,怎麼防範幾億用戶不被第三方損害,更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當騰訊把QQ空間的API接口開放給開心農場之後,千萬量級的用戶湧入這款遊戲,“五分鐘”的服務器旋即就像潰壩決堤一樣癱瘓了。目前,騰訊有一個400 多人的團隊保障開放的安全。 騰訊旗下另一大開放較早的平台是微博。騰訊微博目前同樣提供API接口嵌入第三方應用。 “Q+、QQ空間、微博,這是騰訊目前最主要的三個開放平台。”吳宵光錶示。目前,三個開放平台均獨立開發。下一步,騰訊將考慮如何將這三個平台打通。 “現在有些第三方應用開發商找我們談合作會比較頭疼,因為有時候不知道應該找哪個部門談,有時候這個部門同意了,那個部門又不同意。”馬化騰坦承,“我們會盡快建立一個統一的入口,一站式的。”
(柴娃娃注:由於騰訊是從做平台、做產品(山寨的比原廠還好)著名,在選擇和評估第三方產品時有其優勢.只要三大平台(尤其QQ和QQ空間)可以保持成長(流量有保障),第三方產品加速進入,盈利可以保持(短期內來自第三方產品的毛利率不高,加上自身的產品開發減速,可能影響到盈利),中長期可以進一步看好.
佈局產業鏈
除了繼續摸索和推進開放平台外, 1月24日,騰訊宣布成立“騰訊產業共贏基金”,預計投資規模50億元人民幣,意在投資產業鏈上的優質企業。劉熾平表示:“騰訊產業共贏基金是公司開放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公司出去投資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和業內特別有能力的一些公司進行合作。”6月8日,劉熾平告訴《財經》記者,騰訊開放的另一個策略是:加大對產業鏈的投資。“它可以是做旅遊的,可以是做遊戲的,也可以是做電視商務的,類別不限。” 騰訊產業共贏基金成立之後,對外宣布了數個投資,其中包括購買了藝龍16%的股權、與Groupon成立合資公司、投資華誼兄弟等等,更多的投資則秘而未宣。 “我們在看公司的時候,經常發現,原來騰訊已經投了或正準備投。”李開復告訴《財經》記者。
6 月9日,馬化騰向《財經》記者透露,“騰訊這些年總共做了70多筆投資,有40多筆是過去一年裡投的。” 騰訊並不局限於利用產業共贏基金去投資,其投資範圍亦不局限於互聯網領域。劉熾平透露了騰訊在投資方面的規劃和設想:“我們也會投一些其他行業的公司。我們對線上比較了解,他們對線下比較了解,這樣能虛實結合,將平台和應用更好地結合起來。” 馬化騰也表示,騰訊以前在投資上錯失了不少機會,現在則要加快投資步伐,“公司現在的現金流可以讓我們出去做一些投資。” 在過去的每一個階段,騰訊都有不同的成長引擎。最開始是電信增值業務,此後是互聯網增值服務,現在則是網絡遊戲。 2011年一季度,騰訊總收入為63.4億元,其中網絡遊戲收入達到35.7億元。但是,網絡遊戲市場競爭激烈,增速也在放緩。在騰訊2010年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劉熾平表示:“去年(2010年)前幾個季度整體遊戲市場增長較為緩慢,但在四季度有所回暖,不過我們還不清楚此種回暖能否保持到2011年。”
網絡遊戲、互聯網增值業務以及門戶廣告業務之外,騰訊需要尋找新的增長引擎,確保在新的增長機會出現時可以抓住,而大範圍尋找投資機會不失為一種策略。 “這是聰明的大公司的做法。”李開復分析認為,騰訊加大投資力度,一方面為公司培養了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也減少了騰訊在產業鏈上的敵人。但是,亦有分析人士認為,對於大型互聯網公司而言,收購似乎很難保證其在新機會面前的必勝。過去多年,雅虎幾乎收購了它所能買下的所有公司,但現在依然難逃漸漸式微的命運。
(柴娃娃注:個人並不看好“騰訊產業共贏基金”的運作.尤其所謂的『虛實結合』和『類別不限』的選擇.一方面,騰訊將被迫在未看到盈利時整合所投資的『實』內容.另一方面,『類別不限』暗示著騰訊是急了,甚麼都想投,無形中增加投資成本.不過,以目前騰訊的實力,是可以容許某一程度的浪費.成功或否,『五五波』!)
以製造業起家的企業,擅長的必然是成本控制、流程控制、工藝的改善等.而行業的各家龍頭企業,更可能在研發和供應鏈方面都已達到專家級的水準.但是,品牌、渠道、消費者需求、經銷商管理、定價等方面肯定是他們的短板!要雙線發展,甚至打造品牌,談何容易!
製造企業決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除了產品以外,最重要的是人才!從開始決定要打造並推廣自己品牌的一刻開始,企業的競爭對手已經改變了,要面對的是在營銷各方面都已達到專家級的對手.因此,從品牌定位、渠道策略、消費者需求、經銷商渠道經營、產品定價等,每一方面都需要人才,而且是需要充分了解消費市場的人才.
人才從那裡來呢?要麼從企業內部提升;要麼從外部引入.如果選擇從內部提升,路將會很難走.因為,我相信"廠佬"懂得做品牌的並不多,失敗的例子倒是不少.如果選擇從外部引進,雖然成功的機會較大,但更重要的是企業能夠充分配置發展品牌所需的資源.因為發展品牌,走的是另外一條路.一方面,企業內部組織結構、決策流程、KPI等肯定沒有相關的配套,要重新建立並不容易.另一方面,企業"高層"必須信任和支持相關的人員,下放相當的權力和給予政策的配合,以推進有關資源的整合,才能成功有望,知易行難!所以在選擇股票時,看到企業要涉及自身以外的行業或者改變一向賴以成功的商業模式時,投資者先要問的是它們有沒有從事相關行業的基因?和本業可以互補嗎?有沒有能力掌握新的商業模式?新的行業和業務是由自己人負責?還是從外部招聘?...
另外,分享一篇很不錯的文章.來自財經雜誌的"騰訊開門揖客",透露了騰訊未來發展方案和遇到問題.值得參考!
"騰訊開門揖客"
來源:財經雜誌 2011年7月18日
我們要基於開放再造一個騰訊。 ”6月15日,騰訊控股(0700.HK)董事長馬化騰在北京的開放戰略論壇表示。騰訊討論經年的開放戰略計劃正式揭盅,這家屢遭“壟斷”和“封閉”之譏的中國最大互聯網公司,終於準備敞開合作開發大門。6月9日,在深圳騰訊大廈37層會議室,馬化騰向《財經》記者表示,正在進行中的開放戰略是一場“革命 ”。只是,這場可能的革命來得併不算早。過去12年,偏居深圳的騰訊,從籍籍無名到後來居上,正是藉助QQ客戶端逐步建立了在互聯網市場的霸主地位。
2004年6月上市至今,騰訊股價從4.375港元飆升至200港元,市值近480億美元,在全球互聯網企業中僅次於谷歌和亞馬遜。 6月9日,馬化騰透露,2010年騰訊近180億元的收入中,有大約40億元分給了合作夥伴。6月15日,馬化騰在北京表示,希望未來其合作夥伴可以分到 200億元, “這一指標將會是騰訊開放成功的一個標誌。” 如此數額巨大的利益共享計劃,再度引發外界猜測:客戶基礎牢固,贏利能力超強的騰訊為什麼開始為第三方開發者畫餅? “互聯網的價值變遷太快了,沒有一個公司可以高枕無憂。現在已經不能再什麼都自己去做了,不同的階段要做不同的事情。”馬化騰告訴《財經》記者。
馬化騰看到了Facebook等互聯網公司引發的開放潮流,而真正促使騰訊決心轉變的是去年底的“3Q戰爭”。 2010年11月,奇虎360和騰訊互不兼容,最終引發了一場不小的風波,讓過去數年順風順水的騰訊看到了危機。 “這個事之後,公司上下一致覺得要堅定不移地走開放路線了。”6月8日,騰訊總裁劉熾平告訴《財經》記者:“再也沒有異議了。” 談及開放的未來,馬化騰表示:“我們建立了一個小社區,可以自給自足。社區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就要建立一個城市。作為城市的規劃者,我們要招商引資,要建鐵路、要建公路,很多都可以和人合作,我們最終希望能做的是為大家提供這個城市的水和電。”
(柴娃娃注:騰訊的企業基因是平台、是產品.未來騰訊要建的是大平台,一個可以容納更多第三方產品的平台."水和電"可以解釋為流量和轉化率,目的是協助第三方產品盈利,從而在盈利中"抽水".只要有足夠多的第三方產品可以盈利,騰訊就可以有源源不絕的收入.因此,相信它未來的重心會由產品盈利主導變為平台流量和轉化率的提升)
騰訊式開放
2006年,騰訊即開始探索開放。“QQ2009”歷時三年開發而成,該版本被稱為“第三代QQ平台”。騰訊內部將該平台叫做“Hummer”(蜂鳥), 基於Hummer平台的QQ技術上實現了模塊化。模塊化構架使得各個應用可以按需更新,這便是騰訊開放平台的雛形。2010年9月,騰訊推出了 WebQQ2.0版本,該版本包含了應用商店的元素,WebQQ引進了上千款應用。今年1月發布的QQ2011Beta1更為直觀,該版本的右下角有一個 QQ應用盒子,裡面包含了騰訊的七個應用。
5月16日,騰訊宣布正式啟動“Q+”平台戰略,通過該平台向第三方應用開發商開放QQ客戶端,騰訊的開放戰略正式啟動。 “Q+”的核心,是允許第三方開發者調用QQ的部分核心功能,如文件傳送、音視頻聊天、內容的社區化共享等。按照規劃,帶有“Q+” 功能的新版QQ客戶端將在7月份推出第一版。 6月11日,“Q+”的直接負責人、騰訊即時通信產品部總經理殷宇向《財經》記者透露,“Q+”第一版將會有20個左右的第三方應用出現,之後的應用會越來越多。之後每季度會推出一個新版本。騰訊的開放戰略具體由騰訊戰略發展部和QQ空間產品部協調推進。騰訊正在逐步建立一套審核條例、舉報機制,以保證優質應用進入開放平台。前期進入“Q+” 的第三方應用均為知名度高的產品,比如58同城、奇藝等等。 “Facebook是完全向第三方開放,它現在的問題是,存在幾家獨大的情況,應用不均衡,推薦和排序不如蘋果應用商店做得好。蘋果應用商店只是選擇性開放,Flash是被禁止的,另外它的規則一直在變,很難捉摸。”馬化騰告訴《財經》記者:“這兩家標杆公司的模式各有利弊,我們更多的是學習他們的理念。 ”
馬化騰承認,互聯網巨頭各自的“邊界”已經形成,彼此已經很難在對方的核心領域有所作為。這種觀點亦符合馬近來所反復強調的:騰訊不需要也不可能完成一切,而是需要和更多的公司合作——哪怕是那些長遠看來可能對騰訊造成衝擊的互聯網巨頭。按照馬化騰的設想,未來第三方應用開發商只需專注於做好產品本身,騰訊可以負責具體推廣和服務。騰訊用開放衝破了一堵“圍牆花園”,但也有可能帶來一堵更廣闊的圍牆。
(柴娃娃注:騰訊的方向是平台的流量和轉化率,因此相信未來將會開放更多有提升平台的流量的核心功能供"合格"的第三方產品開發商使用,文件傳送、音視頻聊天、內容的社區化共享等只是開始.)
QQ客戶端不再重要
過去12年,騰訊幾乎將觸角伸向了互聯網的每一個角落,在獲得忠實而龐大用戶群的同時,其做大的局部壟斷優勢,亦引發外界對其成為網絡“全民公敵”的強烈質疑。2003年8月,騰訊推出“QQ遊戲”,同年,騰訊開始做門戶。 2005年9月,騰訊推出在線支付平台財付通,一年之後,騰訊推出了搜索引擎搜搜。截至目前,騰訊旗下有多達60個產品。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分析認為:“騰訊已經多年沒有可比的對象了。” 騰訊毫無疑問是一個近乎於壟斷的巨頭,但問題是,極少有哪一個互聯網巨頭能夠持續輝煌,無論是微軟,還是雅虎。李開復認為,馬化騰可能真的看到了騰訊的危機。 5月3日,周鴻對《財經》記者分析認為,“互聯網最大的精神是創新和顛覆,行業隨時可能重組和洗牌”。 “'3Q大戰'後很多大家覺得不可能的事情發生了。”周鴻說。“3Q大戰”後,令馬化騰意識到騰訊商業模式的不可持續性。馬化騰告訴《財經》記者:“現在需要多考慮整個產業生態是不是適合公司繼續做大,否則麻煩會接踵而來。”
“ 騰訊以前做很多產品,但其實我們無法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我們需要從做產品到經營商店,我們必須改變。”劉熾平表示,騰訊一直在醞釀開放,“但要進行很大的變革的話,可能真的需要外部帶來的一些衝擊才更為有效。和360的風波讓我們意識到需要更大膽地向前推進。” 2010年12月,馬化騰發表《關於互聯網未來的8條論綱》,同時宣布騰訊進入為期半年的戰略轉型期。騰訊成立12週年紀念日當天,馬化騰向全體員工發出郵件:“過去,我們總在思考什麼是對的。但是現在,我們更多地想一想什麼是能被認同的。過去,我們在追求用戶價值的同時,也享受奔向成功的速度和激情。但是現在,我們要在文化中更多地植入對公眾、對行業、對未來的敬畏。”
馬化騰表示,一個公司獨立開發一個產品往往需要三年左右時間,而且是否能夠成功還是未知。目前網吧中十大受歡迎的遊戲中,前四名均與騰訊有關,“前兩名其實是我們的合作夥伴的,第三名是我們自己開發的,第四名是我們投資的公司開發的。” 馬化騰試圖讓外界相信,騰訊是可以和合作夥伴共處的。他甚至斷言:“QQ客戶端不再重要。”
(柴娃娃注:騰訊的基因是產品.當它感覺到一直賴以為生(取得壟斷優勢)的平台有可能受到政策或其他競爭者(新浪微博/百度平台等)的衝突時,自己開發產品的風險會變得越來越大.因此,在這個時間選擇『經營商店』不失為明智的決定!)
規則是什麼
在推動騰訊走向開放的同時,馬化騰需要盡快向外界闡明:開放的規則是什麼?由誰來定?如果第三方應用開發商的產品和騰訊自有產品衝突,後果是什麼?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張亞男分析認為:“騰訊做開放,既是裁判員,又做運動員,需要平衡好這個問題。”馬化騰與劉熾平均表示:“開放具體的規則、章程還沒有想好。”馬化騰甚至主動提及,“這個裁判員不好當,因為要保證公正、公平。”馬化騰在仔細比較了Facebook和蘋果App Store的開放後明確了以下兩點:首先,嚴格把關第三方應用開發商的評估和考核;其次,第三方應用開發商的推薦和排序由用戶來決定。“我們內部會對第三方提供商進行一個能力評估,包括壓力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測試。”騰訊首席技術官熊明華說。活躍用戶量是騰訊檢測第三方應用開發商產品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騰訊會在“試驗區”檢測第三方應用的活躍用戶量,並以此為基礎向第三方應用開發商提供指導。只有在“試驗區”通過檢測的第三方開發商,才有機會在騰訊的開放平台上一展身手。
一位不願具名的應用開發商向《財經》記者抱怨,騰訊在開放上太保守了。該應用開發商表示,初次接觸時,騰訊只會向第三方提供極為有限的API接口。 API接口數量只能隨著合作的深入而增多。不過即使如此,該開發商還是表示:“願意和騰訊合作”,很少有人能對騰訊的海量用戶無動於衷。“騰訊在開放前期與第三方的合作會尤為謹慎,因為我們需要向外界提供更多的模板。”劉熾平對《財經》記者表示:“騰訊的產品也要和第三方產品PK,誰的產品受用戶喜歡,誰的排序就靠前。” 在騰訊推行開放戰略之前,騰訊的內部產品也時常進行PK。 “各個部門都希望將產品推送到QQ客戶端,這時候就只能在內部PK,誰的產品好誰就上。”馬化騰說。
騰訊方面並未透露具體如何與第三方應用開發商進行利益分成。馬化騰僅表示,不同產品分成比例不同,設計時會考慮既能鼓勵新進來的應用,也給成熟的大流量應用提供有效激勵。根據騰訊方面透露的數據,截至目前,接入騰訊各大開放平台的第三方應用已經超過1000款,合作夥伴最高單月分成收入已經超過1000萬元。騰訊的當務之急是盡快明確開放的規則。易觀國際董事長於揚向《財經》記者分析:“騰訊首先需要建立清晰透明的規則,然後儘快付諸行動,最後儘快確立樣板。這三點做到了,騰訊的開放就成功了一大半。”
開放新實驗
“3Q 大戰”後,馬化騰和周鴻在很多觀念和看法上出現了分歧,甚至是對立,但他們之間至少有一個觀點沒有異議:擁抱開放。 5月31日,奇虎360宣布推出開放計劃,涉及360全線業務。 360還宣佈建立10億元創新基金等四項扶持政策。此外,360安全桌面全屏版也同期向外發布。
除了騰訊和奇虎360外,百度於2010年9月1日推出“框計算”(通過搜索將用戶引導至合適的第三方)開放平台。淘寶則早在2009年6月22日就發布了開放平台,截至2011年1月,淘寶對外開放的API 已超過300個。馬化騰承認,騰訊現在的開放還是在“摸著石頭過河”,騰訊會將核心的東西都開放出來,但也只能“逐步”開放。劉熾平表示,目前被大家反复研究、學習的 Fcaebook和蘋果App Store,其開放模式也大為不同,“很難按某個標準來判斷一家公司的開放”。騰訊旗下最為成熟的開放平台當屬QQ空間。 2005年6月,騰訊推出QQ空間,相比開心網、人人網這些社交網站,QQ空間起點就是4億QQ用戶。最初的QQ空間並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社交網站。 “2009年之前我們其實都是在自己做,那時候主要做日誌、相冊等基礎服務。”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兼互聯網業務系統負責人吳宵光回憶,“2009年 Facebook在全球有了越來越多的學習對象,我們開始意識到應該更多地和第三方互動,以提供更多服務。”
2009 年初,騰訊內部開始出現了越來越多要求開放QQ空間的聲音。 QQ空間在開放API接口後不久就嚐到了甜頭。 2009年5月,社交遊戲公司“五分鐘”推出的“開心農場”正式登陸QQ空間。 “開心農場”在QQ空間的日活躍用戶量很快就超過了1000萬,月收入也很快達到了數千萬元。最終,騰訊從“五分鐘”手上“買斷”開心農場,並更名為 “QQ農場”。 吳宵光強調:“買斷”開心農場只是一個特例。吳表示,目前QQ空間匯集了400多個第三方應用,另有1000多個應用通過了前期測試。 “這些合作都是和第三方實行收入分成模式”。華清飛揚和騰訊的合作則是另一個故事。該公司副總經理樊耀明至今還記得騰訊的“謹慎”。這家網游公司一款名為“夢幻海底”的遊戲於2010年8月份得到在 “試驗區”進行檢測的機會。騰訊提出:“夢幻海底”每天的活躍用戶量需要達到百萬量級以上、每天收入需要達萬元以上,這兩個條件能持續一個星期,才能進入騰訊開放平台。 “夢幻海底”最終進入QQ空間的時間是2010年11月。 進入了QQ空間後,“夢幻海底”相當於駛入一條快車道。 “夢幻海底”日活躍用戶量突破1500萬大關只用了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
隨著騰訊加快開放的步伐,其對日活躍用戶量的要求相對寬鬆了一些。據《財經》記者了解,目前很多遊戲類產品進入QQ空間的指標是每天活躍用戶量10萬以上,同時每天收入超過2萬元。 “進入QQ空間的某些指標在下降,但其他方面的評估,比如對技術能力的考核卻是越來越嚴格了。”6月14日,樊耀明告訴記者,“騰訊前期積累了很多經驗,現在在加速開放。” 騰訊即時通信總經理殷宇表示,現在做開放最大的風險是潛在的“安全”問題。 “在開放前,QQ就一直承受著被盜號的壓力,所以我們不斷採取措施,包括QQ異地登錄要設置驗證碼等。”殷宇說,“開放後,怎麼防範幾億用戶不被第三方損害,更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 當騰訊把QQ空間的API接口開放給開心農場之後,千萬量級的用戶湧入這款遊戲,“五分鐘”的服務器旋即就像潰壩決堤一樣癱瘓了。目前,騰訊有一個400 多人的團隊保障開放的安全。 騰訊旗下另一大開放較早的平台是微博。騰訊微博目前同樣提供API接口嵌入第三方應用。 “Q+、QQ空間、微博,這是騰訊目前最主要的三個開放平台。”吳宵光錶示。目前,三個開放平台均獨立開發。下一步,騰訊將考慮如何將這三個平台打通。 “現在有些第三方應用開發商找我們談合作會比較頭疼,因為有時候不知道應該找哪個部門談,有時候這個部門同意了,那個部門又不同意。”馬化騰坦承,“我們會盡快建立一個統一的入口,一站式的。”
(柴娃娃注:由於騰訊是從做平台、做產品(山寨的比原廠還好)著名,在選擇和評估第三方產品時有其優勢.只要三大平台(尤其QQ和QQ空間)可以保持成長(流量有保障),第三方產品加速進入,盈利可以保持(短期內來自第三方產品的毛利率不高,加上自身的產品開發減速,可能影響到盈利),中長期可以進一步看好.
佈局產業鏈
除了繼續摸索和推進開放平台外, 1月24日,騰訊宣布成立“騰訊產業共贏基金”,預計投資規模50億元人民幣,意在投資產業鏈上的優質企業。劉熾平表示:“騰訊產業共贏基金是公司開放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公司出去投資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和業內特別有能力的一些公司進行合作。”6月8日,劉熾平告訴《財經》記者,騰訊開放的另一個策略是:加大對產業鏈的投資。“它可以是做旅遊的,可以是做遊戲的,也可以是做電視商務的,類別不限。” 騰訊產業共贏基金成立之後,對外宣布了數個投資,其中包括購買了藝龍16%的股權、與Groupon成立合資公司、投資華誼兄弟等等,更多的投資則秘而未宣。 “我們在看公司的時候,經常發現,原來騰訊已經投了或正準備投。”李開復告訴《財經》記者。
6 月9日,馬化騰向《財經》記者透露,“騰訊這些年總共做了70多筆投資,有40多筆是過去一年裡投的。” 騰訊並不局限於利用產業共贏基金去投資,其投資範圍亦不局限於互聯網領域。劉熾平透露了騰訊在投資方面的規劃和設想:“我們也會投一些其他行業的公司。我們對線上比較了解,他們對線下比較了解,這樣能虛實結合,將平台和應用更好地結合起來。” 馬化騰也表示,騰訊以前在投資上錯失了不少機會,現在則要加快投資步伐,“公司現在的現金流可以讓我們出去做一些投資。” 在過去的每一個階段,騰訊都有不同的成長引擎。最開始是電信增值業務,此後是互聯網增值服務,現在則是網絡遊戲。 2011年一季度,騰訊總收入為63.4億元,其中網絡遊戲收入達到35.7億元。但是,網絡遊戲市場競爭激烈,增速也在放緩。在騰訊2010年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劉熾平表示:“去年(2010年)前幾個季度整體遊戲市場增長較為緩慢,但在四季度有所回暖,不過我們還不清楚此種回暖能否保持到2011年。”
網絡遊戲、互聯網增值業務以及門戶廣告業務之外,騰訊需要尋找新的增長引擎,確保在新的增長機會出現時可以抓住,而大範圍尋找投資機會不失為一種策略。 “這是聰明的大公司的做法。”李開復分析認為,騰訊加大投資力度,一方面為公司培養了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也減少了騰訊在產業鏈上的敵人。但是,亦有分析人士認為,對於大型互聯網公司而言,收購似乎很難保證其在新機會面前的必勝。過去多年,雅虎幾乎收購了它所能買下的所有公司,但現在依然難逃漸漸式微的命運。
(柴娃娃注:個人並不看好“騰訊產業共贏基金”的運作.尤其所謂的『虛實結合』和『類別不限』的選擇.一方面,騰訊將被迫在未看到盈利時整合所投資的『實』內容.另一方面,『類別不限』暗示著騰訊是急了,甚麼都想投,無形中增加投資成本.不過,以目前騰訊的實力,是可以容許某一程度的浪費.成功或否,『五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