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07, 2016

威勝集團(3393): 由天堂到地獄?

愛股威勝集團(3393)由去年七月高位HK$12.86跌到最低HK$3.11,足足跌了七成半,到底發生了甚麼事?根據21日的通告,2015年全年純利不少於4億人民幣,收入不少於2014年的水平,不過派息比率維持與2014年相同。原來這樣,上半年業績還很有板有眼,突然幾個月後就完全走樣,怪不得當日期最多挫21%,低見3.78元!


 一日未到全年業績公佈,一日未知原因。不過,我根據對它長時間的了解,嘗試花少少時間,了解數字背後的包含意。

盈利方面
根據自2012年的年報,上半大約佔全年的四成,下半年約佔全年的六成。根據通告,下半年盈利,比去年同期少53%(只達我自己預期42%)          

營業額方面
根據自2012年的年報,上半大約佔全年的四成半,但續年遞增中,估計今年上半年約佔全年的五成一。以此計算全年營業額應為31.5億左右。通告指出2015年的全年營業額和2014年相約,上半年已做16億,即下半年只做得大約12億左右(去年28億),比預期大幅減少25%,實在非常不理想。(我本來預期最差大約15%跌幅,營業額約14.4億)           

根據過往趨勢,2012年的下半年成長最好,比起上半年有近23%的升幅,但2013年只有10%2014年更加只有5%。反映訂單(尤其是傳統電表SM)越來越其中在上半年。           

純利率
從純利率方面看,威勝一向下半年好過上半年,平均多24-30%。但根據這次通告的盈利和營業額測算,下半年的純利率比上半年減少近23%,非常惡劣。全年的純利率大約有14%,比起上年跌了近17%,可見跌幅非常集中在下半年。           

估計業績惡化原因:         

傳統電表(SM)的訂單大幅減少,而且更集中在上半年,所以業績差了?         
  • SM的單利潤應該最差,不過上半年的盈利和營業額都對板,而且毛利率同比也有提升,除非下半年訂單大幅減少,不然不可能這麼差。
  • 回顧2014年,國家電網集中採購共4次,而2015年只有三次。2014年最後一張採購單在1127日,但2015年最後一張採購單在1217,金額約3.3億人民幣(約4億港幣)。         
  • 2015年來自國家電網的採購訂單達10.82億人民幣(約12.8億港幣,去年全年大約15億港幣),如果近這3.3億完全沒能入帳,似乎可以解釋營業額的缺口。不過,傳統電表(SM)的溢利只有9%,下半年盈利下跌近60%又似乎很難解釋得通           
假設下半年營業額如上分析,計入沒有入帳的3.3億又如何呢?        
  • 根據威勝以往的年報,傳統的智能計量解決方案業務(AMI)佔營業額約60%,智能配用電系統及解決方案業務(ADO)11%左右,而智能電表業務(SM)則佔29%。以這個比例計算加以調整,估計AMI營業額有8.25億、ADO1.67億而SM則當0計算吧。   
  • 20132014年的分部溢利比較,AMI大約有25%SM9%ADO大約有16%。我以25%7.5%22%估算(估計趨勢),得出2015年下半年的純利應有近2億左右和通告的1.4億相差近30%,這不單單只是國家電網最後採購單沒有入帳可以解釋的!           
  • 下半年如果去掉SMAMI的部份最大,而AMI業務可再細分為AMI電力業務和AMI水、氣、熱業務,客戶包括電網公司、水務公司及工業和商業客戶等,其中以水務表現最耀眼!因此這次應該除了國家電網的單之外,相信水務部份的盈利和訂單有明顯的下滑。 
如果buy國家電網最後一張單完全沒有入帳,股價將回升,而且明年第一季更有可能見到顯著的增長。不過,考慮到國家電裝採購金額下跌,下半年部份盈利下跌來自AMI的跌幅(相信水務部份不少),似乎威勝的「以業務優化帶動盈利上升」的轉型策略似乎到了樽頸位。又因為威勝大部份客戶是政府,不排除「國家或地方政府財政能力不夠」的原因,如是,影響估值,也影響股價。

不過,十三五規劃又似乎會加大水喉投入基礎建設救經濟,電網或
智能計量又沒有產能過剩的憂慮,不知威勝又是否能搭多次順風車?!

 
最近市場氣氛回暖,威勝的股價從低位上升不少,不過在前景不明下,即使看好威勝的長遠發展前景,也要非常小心